中国注册营养师 张海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吃法也是花样百出。但近年来,有些人的饮食观开始“返璞归真”,认为古人饮食习惯更健康。事实真的如此吗?
少吃谷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因为食物来源有限、缺少加工食材的条件,人们会生吃肉类、水果、蔬菜等天然食材。不少现代人认为这更符合人体的“本性”,大力推崇这种饮食模式,排斥精制糖、植物油等加工食品,以及奶类、豆类、谷物等食物。少吃面包、火腿等超加工食品确实对健康有一定益处,但是,奶类、豆类和谷物富含很多营养物质,例如优质蛋白质、钙、不饱和脂肪酸、钾、B族维生素等,如果长期不吃,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对健康不利。另外,旧石器时代人们生吃肉是因为缺少烹饪意识和技法,食品安全风险很高,不值得效仿。大家可以吸取旧石器时代饮食的优势,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少吃超加工食品,保证新鲜蔬果的摄入量。
一日两餐。如今,大部分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但在宋朝以前,人们大多是一日两餐,有点类似于轻断食。研究发现,轻断食有助控制热量摄入、减少体脂,但长期如此,身体会开启“饥荒”模式,即降低基础代谢、多储存脂肪,导致减肥反弹或体重难以下降。另外,空腹时间较长还可能增加消化性溃疡、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大家可以择优减害,在一日三餐的基础上,控制晚餐的热量摄入,如主食加点粗粮,烹饪肉类时少煎炸,适当吃些水果、酸奶、坚果等。
分桌吃饭。受食物分配和等级制度的影响,我国从商周时期就开始采用“分餐制”,后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食从一人一案逐渐演变成围桌合餐。分桌吃饭最大的益处是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人际传播,同时能按需备餐,有助减少食物浪费。但追求团圆是中国人的传统情结,围桌吃饭不仅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还能促进食欲。因此,推荐合桌分餐,或采用公筷公勺,这样既能让大家欢聚在一起,又能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不时不食。这种提法来源于《论语·乡党篇》,即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应季食物顺应自然生长规律,口味更好,营养价值更高,更能满足人体在四季不同的需求。比如,春天吃笋降糖减脂,夏天吃瓜清凉解暑,秋天吃梨润泽补水,冬天吃羊暖胃暖心。但随着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不少食材的季节性已不那么明显。因此人们不必严格遵循“不时不食”的传统,可以在保证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适当将一些应季时蔬纳入三餐,享受食物的美妙滋味。
饮食有节。这种提法来源于《黄帝内经》,即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过饱,能预防肥胖、高脂血症等多种代谢疾病;不过饥,能给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保障各器官正常工作,总体而言对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有好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不同年龄、性别、身体活动强度的人群,给出了不同的热量摄入推荐,让“饮食有节”从一个概念变为操作性很强的指导方案。建议大家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以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
爱吃内脏。古人物质条件相对匮乏,而动物内脏风味浓郁,因此常被做成佳肴搬上餐桌。比如满汉全席中就不乏松花小肚、烩腰花等以动物内脏为原料的名菜。内脏中铁锌等矿物质、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的含量非常丰富,能预防贫血、改善视力,还参与身体能量代谢等重要环节,对维持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内脏富含胆固醇,饱和脂肪含量也不低,应当注意控制食用量,建议每月吃2~3 次,每次25~30克(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