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巧用针刺治过敏性鼻炎

受访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谯凤英

本报记者  单祺雯

过敏性鼻炎是指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保守估计,目前全球过敏性鼻炎患者已超过10亿人,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17.6%。阵发性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让很多患者痛苦不已。

过敏性鼻炎可常年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作。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与花粉、冷热空气刺激等季节性因素有关,由花粉引起的也称为花粉症。春季万物复苏,植物蓬勃生长,花粉会经由风媒或虫媒扩散到空气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后就会引起鼻痒、鼻堵、打喷嚏及流鼻涕等典型症状。沙蒿等蒿属植物因能有效固沙,被大面积种植,这类植物多于秋季开花,花粉经风媒飘散,加之我国地理环境西高东低,西北冷空气受高山阻挡,大气扩散条件较差,造成蒿属类过敏原在东部空气中长时间聚集,从而引起过敏性鼻炎。不仅如此,冬春、夏秋交替时,温差变化较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适应性降低,也极易受到温度变化刺激出现相应症状。

除此之外,过敏性鼻炎还和以下因素有关:1.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暴露于过敏原,是过敏性鼻炎起病或症状加重的关键。依据进入体内的方式,过敏原可分为吸入性(宠物皮屑、霉菌、尘螨、气传花粉等)和食物性(鸡蛋、牛奶、海鲜和坚果等)。需要提醒的是,在环境因素中,空气污染物不容忽视。研究显示,长期暴露在烟草烟雾、汽车废气或工业污染环境中,更容易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增加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2.遗传因素。过敏性鼻炎多呈家族聚集性,调查显示,有过敏性鼻炎家族史者患病率更高,夫妻双方均有相关病史者,其子女患病几率远远高于他人。

过敏性鼻炎归属传统医学“鼻鼽(音qiú)”范畴,最早记载见于《素问·脉解》中。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虚损最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脏化液,肺为涕,说明涕为肺之液,肺中气阴对鼻窍有濡养作用,若肺虚鼻窍失养,涕失摄纳,则清涕肆溢。脾主运化,升清化血,脾旺而不受邪,脾虚则阳气不能升,气血化生不足,鼻失温养,发为鼻鼽。肾为先天之本,可固摄受纳由肺脏产生的清气,一旦肾气虚衰导致摄纳之力不足,气机不能下沉于肾,声随气出则发为喷嚏。若肾阳虚衰,不能蒸化水液,壅塞鼻道,就会引发鼻塞、流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气大衰,九窍不利”,故涕泣俱出。

目前,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环境刺激物、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外科治疗等。现代医学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等药物。中医则根据患者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辨证治疗。天津市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谯凤英教授,结合40多年临床经验,将鼻鼽分为肺气虚寒、肺脾气虚、肾阳不足、肺经伏热四型,治疗分别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清泻肺热、通利鼻窍为原则,创立“止鼽单元疗法”,综合运用中药口服、中药熏鼻、针刺、伏九穴位贴敷、耳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推拿导引等方法,形成了一套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思路与方法。她研制的“鼻炎滴鼻液”“鼻敏康汤剂”等院内制剂效果很好,广受患者好评。

不仅如此,谯凤英教授还有一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方法,即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蝶腭神经节位于颜面深部的镰刀形裂缝(又称“翼腭裂”)中,左右各一个。裂缝前方与上颌窦相邻、上方与蝶窦相邻、后方是翼突内侧板、内侧是腭骨垂直板,裂缝的中央偏上最宽处有3毫米左右,称翼腭窝,膨大成球的蝶腭神经节就在此窝内。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平视前方,头部不动。医者以右手食指在颧骨稍后方轻轻按压,可触及颧骨弓弯向前上方的最高点,其后下约1~2毫米的凹陷处即为进针点。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将毫针从骨间隙刺入,快速透皮,向对侧颞角方向进针,深度约55毫米。针刺蝶腭神经节后,患者出现面部麻胀、鼻内放射感、放电感或牙齿酸胀感即为得气,得气后即刻出针,并以棉签按压针眼5分钟。

谯凤英说,人体在炎症状态下,蝶腭神经节的平衡关系被打乱,阴阳失衡,鼻、咽、眼等部位的腺体分泌和血管平滑肌功能失常,过敏性鼻炎患者表现为鼻堵、鼻涕增多、打喷嚏等。针灸具有双向调节、平衡阴阳的作用,针刺蝶腭神经节能调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可唤醒紊乱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失控的植物神经,促使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释放,以调节鼻黏膜血管的张力、血流和腺体分泌。

除了规范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生活起居方面要做诸多调整。谯凤英教授给出以下建议:1.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避免或尽量减少接触过敏原,可以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2.减少室内的尘螨和花草数量,并维持居住空间的湿度。如使用防螨床垫、床单,定期换洗床上用品,不铺地毯,不养开花绿植等。

健康人群要想预防过敏性鼻炎,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的睡眠;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于紧张焦虑;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