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公路骑行守住安全底线

受访专家: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讲师、德国畅意游公路骑行前领队  吴东华,本报记者  牛雨蕾

近期,河北发生一起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一名11岁男孩跟着父亲在双向公路上骑行,不慎跌倒,摔进对面车道,随即被迎面驶来的一辆小汽车碾压身亡。这一事件不仅引人痛心,更敲响了道路安全的警钟,提醒我们在享受“路骑”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讲师、德国畅意游公路骑行前领队吴东华介绍,“路骑”即公路骑行,指在公路或城市、乡间开阔道路进行的自行车骑行活动。与其他类型的骑行项目相比,路骑具备三个突出优点:1.‌兼具社交与运动属性,路骑常组团进行,可在欣赏美景、交流互助中锻炼身体;2.参与对象不设限,年龄、性别、体重、体型等均无要求;3.关节损伤小,骑行时身体处于坐姿,膝盖活动范围较小,相比于跑步等运动,能在强化下肢力量的同时,有效避免关节损伤。

诸多优点让路骑在过去几年成为热门运动项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骑行爱好者约600万。根据《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挑战路骑者以18~40岁青壮年为主(占比近七成),但也不乏10岁左右儿童,甚至79岁老人。对于路骑的火爆情况,吴东华隐隐有些担忧:“在所有骑行项目中,路骑看似门槛低,却最危险,容易出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道路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10~2021年,骑行者死亡人数增加20%,2021年达到约7.1万人,占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的6%。

吴东华介绍,路骑的危险性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

开放式道路意外多。专业路骑训练或比赛一般在封闭路段进行,即便做不到完全封闭,也会配备3辆以上拉警报车辆,在骑手前后保障安全。业余骑行者和车队没有此类条件,所处的开放道路环境复杂,汽车、自行车、行人乃至动物可能突然出现,干扰骑行,导致互相躲闪时发生意外,开头11岁男孩的事故就缘起于此。

公路自行车难掌控。公路自行车是专为路骑设计的自行车,相当于自行车中的“跑车”,是很多路骑人士的“标配”。但它与普通自行车相比更难掌控,对新手不太友好。首先,公路自行车在设计时为提升速度,要尽量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因此轮胎较窄,车胎打足气后胎压较高,车子就容易失控;其次,公路自行车的刹车多为“液压碟刹”,骑手稍一用力,轮胎就会立刻抱死,经验丰富的人会在此时完成甩尾,但大部分业余爱好者做不到,极易摔倒;最后,公路自行车骑行姿态为趴坐,视野相对更窄,较高的时速会进一步缩小视野,孩子的视野和反应速度还会再打折扣,大大降低了发现危险、及时躲避的机会。

业余骑手认知欠缺。现在不少人跟风买车、网上报团、直接上路,对自身能力、对自行车、对路骑一知半解;有的还将骑行当作炫技手段,追求极致速度,将生命安全置之度外。

吴东华鼓励将路骑当作休闲活动,以此放松身心、强健体魄,但为保障安全,应做好以下几点。

储备知识。业余骑手在参与骑行前可加入当地正规的骑行俱乐部,进行骑行前培训,充分了解安全知识、骑行姿势、紧急情况处理、减速技巧、盲点处理等。

熟悉路线。提前设计骑行路线,如果是不熟悉的道路,可先乘车逛一圈,判断可能发生意外的地点,包括早点摊、广场舞场地、学校、超市等,骑行时尽量绕开,绕不开应减速慢行。

添置装备。添置头盔、护膝、手套等装备,注意提前试戴,以免出现不舒适、遮挡视线的情况。

守住原则。在开放性道路骑行可参考车辆驾驶员的“防御性驾驶”原则,包括骑行前检查车况、了解天气状况、做好紧急预案,骑行时放眼远方、环视周围、保持车距等,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不盲目求快,坚持安全第一。

及时复盘。骑行结束后应全面复盘路线规划、骑行强度或休息策略、突发情况处理方式、装备性能、技术难点操作(如急刹车、转弯、爬坡等)、骑行姿势等是否合理,及时识别问题并针对性改进,以提高今后骑行的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