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廉东波 □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阎立昆,本报记者 李珍玉
在很多人看来,阑尾是一个无用还“爱闹别扭”的部位,阑尾炎也被认为只是一个常见的小毛病。但《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杂志近日刊发的一项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牵头的研究发现,尽管现代医学已取得巨大进步,阑尾炎导致的伤残、病死等不良结局率显著改善,但在过去30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正在明显升高。
我国阑尾炎发病率升25.3%
研究团队全面评估了1990~2021年204个国家和地区的阑尾炎发病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显示,全球阑尾炎发病率小幅下降(2.26%),发病率从每10万人219例下降至214例。2021年,共有68个国家和地区的阑尾炎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值,大多是发展水平中等及以上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群的阑尾炎发病率不但远高于全球平均值,还在30年间升高了25.3%,从1990年的每10万人249例升高至2021年的每10万人312例,相当于2021年有404万新发病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廉东波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阑尾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但如今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一般能做到及时发现、尽早到就近的二级或基层医院妥善治疗,因此从很多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和普外科来看,患者数量并不多。上述研究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展现了阑尾炎在全球的发病情况,特别提醒我国发病率有所升高,给医生们提供了数据参考和警示,阑尾炎依然是临床上应引起重视的一种疾病。
陕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阎立昆表示,阑尾和尾骨一样,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废退”器官,虽然看起来没啥作用,但百万年来却没有随着进化而消失,有时还会给人体带来麻烦,出现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很“狡猾”,患者最初常是脐周、上腹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其他胃肠道疾病;6~8小时后,疼痛才会逐渐向右下腹转移,痛感剧烈。如果未能及时控制感染,患者可能出现阑尾穿孔、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多数是首次急性阑尾炎发作后,经非手术治愈或自行缓解后形成的,当患者饮食不当、疲劳过度、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反复发作,疼痛部位固定在右下腹部。
“小蚯蚓”为何易发炎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阑尾并非一无是处。阑尾位于右下腹部,是盲肠突出的一个封闭末端,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可产生淋巴细胞,能起到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在12~20岁达到高峰,30岁时明显减少,60岁左右便会消失。儿童时期,肠道功能比较弱,容易受到外来因素侵袭,此时阑尾的淋巴组织会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廉东波表示,阑尾之所以爱发炎,与其结构有很大关系。阑尾长度一般在2~7厘米,直径约0.5厘米,管腔很细、开口狭小,就像一只蚯蚓。由于位置、形态特殊,阑尾是消化道内最容易被粪便或食物残渣堵塞的部位,约35%的阑尾管腔阻塞是粪石导致的。一旦阑尾出口被堵,管腔内的分泌物逐渐积存、内压升高,可导致阑尾充血、水肿。原本存在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泌毒素,会破坏管壁,形成溃疡,甚至导致血流循环障碍,最终造成坏疽、穿孔。蛔虫等寄生虫、阑尾周围发炎,也可引发阑尾炎。
新研究还指出,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居民阑尾炎发病率升高与五方面因素有关,两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检出率提高。阎立昆表示,过去30年,我国医疗水平飞速发展,特别是CT影像检查普及、费用下降,以及腹腔镜技术突飞猛进,使阑尾炎诊疗技术得到推广。现在患者不论到二三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能得到及时救治。阑尾炎检出率升高,客观上是医疗可及性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的一个伴随现象。
家族遗传。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研究团队针对126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遗传史阳性率为31.75%。不过,廉东波表示,目前遗传对阑尾炎的影响存在争议,有待更多研究证明。
饮食“油甜冷”。廉东波表示,吃太多生冷、油腻、高糖的食物,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能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阑尾血液循环,造成阑尾炎。从全球范围来看,阑尾炎在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人群中更常见,就与其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有很大关系。
身体太疲劳。熬夜、精神压力大,会使机体进入“疲劳模式”,诱发炎性反应,增加阑尾炎发生率。
周围环境差。接触烟雾、空气污染、气温过高过低,均对阑尾炎发病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阑尾炎的几率高65%,且在女性中更明显;暴露于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环境中,患阑尾炎的风险会增加30%。而且,阑尾炎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冬季、秋季和春季。
手术是首选疗法
由于不同人阑尾的位置有一定差异,因此阑尾发炎时可能出现不同症状和体征,给诊疗增加了复杂性。两位专家提醒,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当心阑尾炎。
第一,转移性右下腹痛是辨别阑尾炎的关键。通常部分患者先感到脐周隐痛,再逐渐加重,几小时甚至一天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可能会有阵发性加剧。第二,有“麦氏点压痛”。右髂骨上边缘到肚脐连线的外1/3处有个“麦氏点”(又称阑尾点),按压它感到很硬,腹痛加重,可能是阑尾炎。第三,同时出现胃肠道和全身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表现,弯腰、屈膝、侧卧姿势有助缓解的话,更应警惕。
一旦突发腹部疼痛,且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一定要马上去医院。通过查体、化验血常规、做腹部B超或CT检查,明确诊断是否为阑尾炎,以免耽误进一步治疗。阎立昆表示,阑尾炎诊断明确时,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首选方法。因为阑尾是个密闭的空腔器官,一旦出口堵住并伴有化脓感染,很容易出现腔内压力急剧上升,导致薄弱的阑尾壁出现血供障碍,会有坏疽、穿孔等风险。特别是儿童青少年、老人、孕妇等,由于抵抗力较弱,如果确诊阑尾炎,往往进展较快,很难通过一般抗感染治疗控制病情,更主张尽快手术。
生活中要想预防阑尾炎,应忌暴饮暴食,少吃辛辣食物;饭后别做快跑、跳跃等剧烈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注意腹部保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