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 石浩强
编者的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药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无数科研人员投身其中、群策群力,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本期我们邀请药学专家,盘点我国药学史上堪称“里程碑”的药物。
药品可以治病救人,在预防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传染病领域,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但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我国制药行业技术与设备落后,再加上原材料短缺、基础薄弱,一度出现过严重的缺医少药问题。比如,现如今已经十分常用且便宜的青霉素,在当时都要依靠进口,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贵。为了发展药学事业、守护人民健康,无数药学人凝聚智慧与汗水,在制药领域几近一穷二白的窘境下,创造了中国制药产业的一个又一个突破。
1950年,我国召开了全国制药工业专业会议,确定了“发展原料药为主,制剂为辅”的方针。此后不久便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国产结晶青霉素钾针剂。经过多年独立自主的发展,我国逐渐摆脱了对进口原料药的依赖,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用药需求。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了仿制药大国,基本能够覆盖绝大部分进口药物。
近些年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创新药。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地推动下,我国的创新药发展进入快车道,一个个创新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代表药物如埃克替尼、泽布替尼等。
1951国产青霉素:解决百姓用药难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国家面临严重的抗生素短缺问题。青霉素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抗生素,其稀缺状况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解决青霉素自给自足的问题,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委托医学家童村等人筹备、开展青霉素的研发工作,于1950年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内建立起了“青霉素实验所”。
1951年4月,我国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图①),标志着国产青霉素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也成为新中国医药工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后,我国科学家又成功地实现了国产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了药品的价格,解决了人民群众青霉素用药困难的问题。
1965胰岛素:让世界刮目相看
1955年,英国科学家桑格率先测定了牛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但并未实现人工合成。1958年12月,我国立项了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其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代号为“601”,由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简称“生化所”)、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联合成立研究小组,共同探索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胰岛素。
合成胰岛素需要17种氨基酸,但我国在当时只能够制造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为此,生化所成立了“东风生化试剂工厂”,为合成胰岛素提供氨基酸及其他各种化学试剂。1959年,研究小组实现了天然胰岛素的拆合,突破了把天然胰岛素的A、B两条链重新组合成为胰岛素的难题;1964年,研究小组分别合成了这两条链,并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接合生成半合成的牛胰岛素;1965年9月3日,小鼠惊厥实验证实,纯化结晶的人工合成胰岛素具有与天然胰岛素相同的活性;1965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宣布最终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图②)。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时代。
1969庆大霉素:首个自主研发的抗生素
1963年,国外发现了由小单孢菌产生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其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当时抗生素种类很少,这种新药作为战略物资,国外对我国进行了封锁。1965年,中科院福建微生物研究所的王岳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从福州湖泥中分离出一种小单孢菌,进而发现了这种药物。经过努力,研究团队在1967年成功鉴定出该抗生素,并在1969年正式投产并应用于临床。当时恰逢建国2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因此该抗生素就命名为“庆大霉素”(图③)。
作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抗生素,庆大霉素的抗菌谱广,上世纪70~80年代在国内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用于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细菌性肠炎腹泻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方面颇具疗效。
1991青蒿素:首获诺贝尔科学类奖
上世纪60年代,全球疟疾肆虐,无数人深受其害。1967年5月23日,国家启动了抗疟新药的研发任务,项目代号为“523”。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研发抗疟药物的工作,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担任科技组组长。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从2000多种药方中筛选出了青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2年提取到了高效、速效、低毒的青蒿素。1991年,中国研制的复方蒿甲醚获得国际专利,青蒿素(图④)开始走向国际。2015年,屠呦呦教授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科学家以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获诺贝尔科学奖。治疗疟疾快速、高效、抗药性小的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被国际社会誉为抗疟药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1973三氧化二砷:开创肿瘤凋亡治疗学
砒霜是一种矿物药,本身有剧毒,三氧化二砷是其主要成分。上世纪70年代初,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亭栋教授带领团队开展民间验方搜集工作,发现了一种由砒霜、轻粉、蟾酥组成的验方对白血病具有疗效。1973年,张亭栋等发表了应用“癌灵注射液”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观察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1995年,该项研究被美国血液学会认定为重要的里程碑,并开创了肿瘤凋亡治疗学。
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王振义院士与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图⑤)的治疗方案,即“上海方案”,显著提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从10%提高至97%以上。这一成果被列入“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王振义院士还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24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10埃克替尼:我国首个抗癌靶向药
埃克替尼(图⑥)是治疗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也是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标志着抗癌药物研发从仿制到创新的重大转折。
2008年1月,埃克替尼药物Ⅰ期试验完成。2010年4月,全国27家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疗效相当且安全性优于吉非替尼。2010年7月,埃克替尼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新药证书及批文,时任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表示,埃克替尼的成功研发堪比“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2019年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泽布替尼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证,并在2019年11月15日率先在美国上市;2020年6月3日,泽布替尼在国内获批上市。该药也成为首个获美国FDA批准的中国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