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医养照护服务标准化研究员 陈 璐
本报特约记者 吴淑敏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觉得居家养老更合心意,但又怕生病后得不到合适的照料。近日,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老年医学》的新研究显示,多病共存的老人想实现居家养老,关键在于自我保健意识和亲人的关爱,而非专业护理。
瑞典梅拉达伦大学研究人员对十余位患有多病的老人及其亲属进行深入访谈,发现他们实现居家养老的必要前提可分为两类:自我保健资源和护理资源。自我保健资源又分为个人、社会和技术资源,包括老人的积极心态、社交网络的支持与亲属协助,以及紧急呼叫系统、健康检测设备等辅助工具。护理资源指的是当老人自身能力无法应对生活需求时,外界为老人提供的护理服务,分为非正式护理和专业护理,前者通常由亲属、配偶等提供,后者则由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研究人员发现,两类资源相比,居家养老的成功更多与自我保健资源相关。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医养照护服务标准化研究员陈璐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人的自我保健资源以预防性为主,其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积极心态让老人对生活充满希望,能够主动关注并管理健康,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延缓身心自然衰退。其次,社交网络的支持与亲属协助不仅能为老人提供实际帮助,还能在情感上给予支持,有助缓解孤独感。第三,技术辅助工具有助提升老人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增强其获得感。相比之下,专业护理虽然能在老人出现健康问题后提供必要支持,但多属于补救性措施,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老人整体的健康水平,所以必要性不如自我保健资源。
该研究还显示,在居家养老的过程中,亲密关系的支持作用不可忽视。研究中多位老人表示,亲属的陪伴是他们能够继续居家生活的最大原因,其重要性远超其他资源。面对衰老和疾病,老人常会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亲属的陪伴与支持不仅可以缓解负面情绪,更能激励老人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保健,以便能继续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时光。同时,亲属更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偏好,与标准化的专业护理相比,亲属的护理更贴合老人的需求。此外,亲属的护理还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家人之间的长期相处和亲缘关系,使他们愿意为老人持续提供照顾,而专业护理因人员流动性大,老人需要反复适应新护理人员,稳定性较差,最终护理效果会打折扣。亲属提供的非正式护理也能有效降低经济负担,对于经济状况不佳的老人而言尤为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将亲属非正式护理与专业护理结合,能为老人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支持。然而,现代家庭结构小型化和人口迁移带来的空巢现象,导致许多老人难以维系亲密关系。此外,退休、亲友离世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老人亲密关系的缺失。
陈璐建议,老人想居家养老,应当充分利用自我保健资源、维护好亲密关系。想做到前者,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树立积极老龄观,主动增强健康管理意识,通过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来提升生活质量,做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二是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交活动,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充分利用技术资源,打造适老化家居环境,例如增添无障碍设计、防滑设施、紧急呼叫系统等,以提高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另一方面,老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立和维系亲密关系。1.积极沟通,增进理解。老人可以主动关心家人,与亲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感受,增进彼此的理解。若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可以通过定期电话或视频与家人交流,分享生活点滴。在沟通中,老人应学会倾听和理解,以构建更愉快的交流氛围和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2.扩展社交圈。建议老人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建立新友谊,从而弥补亲密关系的不足。3.寻求专业支持。在亲密关系遇到问题时,老人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没有子女的老人可以加入老年互助组织,与同龄人结成互助关系,共同应对晚年生活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