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2024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10日,由北京高血压防治学会主办的“2024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祈年论坛”在京成功举行。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增武,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科研合作研究室主任肖革新,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河北数字经济联合会大健康事业部部长、廊坊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杨庆华,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力宇、副会长张向东,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王芳,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名誉会长杜雪平等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以落实“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方针,以“预防为主,基层为重点的疾病防控策略,有效构建多病共防、多病共管的慢病综合防治体系”为理念,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基层科研水平,促进基层医疗创新”为主线,通过主题报告、专题研讨等方式全面展示了基层慢病管理领域在临床、科研、人文关怀等维度的最新研究和发展成果。会议还举行了北京市基层慢病综合管理优秀病例颁奖典礼和《“三高”共管基层实施路径与技术(2024版口袋书)》发布会。相关单位领导、专委会成员以及业内专家等160多人参加会议。

实干笃行-社区专委会着力筑造慢病上游“防护栏”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王增武会长介绍了社区专委会成立以来的行业进展。他表示,以提升全国居民平均寿命到新的高度,纠正居民健康素养认知等目标为导向,各级医疗机构应各司其职,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实现。也希望社区管理专委会在王红主任委员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砥砺前行,挑战未知,在既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杜雪平教授对专委会在推动基层慢病管理事业发展做出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行业的奉献有目共睹,国家也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未来,社区医生应该放眼全国,加强交流学习,打造出一张具有北京特色的“社区王牌”。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王芳感谢各级领导一直以来对东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和关心,感谢各位行业专家的支持。她提出,社区医疗机构要以总书记的讲话为引领,着眼百姓的健康需求,以家庭医生签约作为主要服务方式,以“三高共管”作为给老百姓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把工作做实做细,不断朝着为社区百姓带来更多健康福祉的目标而努力。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力宇祝贺“三高共管”取得阶段性成果。他对协会王增武会长和专委会王红主任委员团队在防控和培训工作中的实干精神和行业影响力给予了高度肯定。王会长谈到,慢病管理的主战场应该在社区,“健康中国2030规划”等宏观理念的最终落地应该在社区。社区医生应当把《“三高”共管基层实施路径与技术(2024版口袋书)》当做工具宝典好好利用,真正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成为高血压“防、治、管”的责任担当。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社区卫生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张向东指出,近年来由于老龄化加剧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社区门诊量大幅提升,“高糖冠脑”等慢病的防治任务艰巨,基层工作者应该开阔思路,提升能力,利用好新技术,推动落实“三高共管”的慢病防治体系的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科研合作研究室主任肖革新强调,国家非常重视慢病对国民健康的威胁,“十三五”到“十四五”科技部设立健康专项,着力于从疾病医学走向健康医学,将适宜技术资源延伸落实到基层,将疾病防控关头前移,社区家庭应该是健康中国战略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肖革新主任提出三点建议,即建体系,搞科研,促产业。并强调打造基于社区的新质生产力,构建科研创新共同体,打造科研创新人才,孵化新业态,促进科研成果在基层落地。最后,肖革新主任还对在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道路上默默耕耘的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红主任在专委会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专委会在党建与廉政教育,学术进展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先后开展了参访交流、学术研讨、病例分享、科研研讨等活动,并通过“三高共管”协作中心建设,为基层慢病“多病共防、多病共管”规范化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此外,王主任还提出2025年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国家卫健委课题项目暨慢病管理一体化门诊体系建设而开展,并通过该项目,让医防融合落地显实效。

随后,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东城区急救站书记兼站长马洪武介绍了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作事项。

为强调慢性疾病的规范化管理,专委会对北京市基层慢病综合管理优秀病例进行表彰,评选出5份优秀病例,王增武教授、杜雪平教授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及奖杯。随后,“‘三高’共管基层实施路径与技术(2024版口袋书)”在年会期间正式发布。

“口袋书”凝聚了基层医生的智慧精华,必将推动“三高共管”体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王增武、肖革新、王力宇、张向东、杨庆华、杜雪平、王红、汤丽川共同参加发布仪式。

高屋建瓴-祈年论坛锚定目标创新引领 协作中心共创未来

本届祈年论坛以学术引领发展为宗旨,针对慢病管理及治疗为主题展开讨论。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许岭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吴南楠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梁海峰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源源教授就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心血管病最新进展和指南等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丰台区妇幼保健院陈应军院长从政策背景、体系、制度、举措多角度多方面介绍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妇幼医院的特色医疗打造。着重讲解了人才梯队建设、绩效评定体系的优化调整等方面的问题。通州区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静雯主任以“医生如何做好科研”为题,解析了社区基层医生科研中常见的重点难点问题。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姜岳主任解读了健康中国行动“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综合共管项目”之“三高共管”部分任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全科医学科李杰博士对质控方案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来自“三高”共管协作中心的社区主任代表,针对“三高”管理经验及不足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及意见。

为期一天的会议充实紧凑,与会同仁聆听经验交流,分享国内外发展趋势,强大的知识赋能为基层社区卫生工作的持续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王红主任委员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希望同仁们知责于心,勇担使命,在工作和科研路上持续优化,真正落实慢病管理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