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让海洋废弃物再上货架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  曾现来

本报特约记者  杨婉婉

海洋废弃物主要包括塑料、有机质、金属等,其中,废弃塑料因难以降解,成为威胁海洋生态的“头号公敌”。《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58个近岸区域监测的海洋垃圾中,废弃塑料占海面漂浮垃圾的89.8%、海滩垃圾的79.1%、海底垃圾的75.4%。这一数据可谓触目惊心。

对于塑料垃圾,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填埋或焚烧。不过,由浙江省重点推荐的“蓝色循环”项目为将这些塑料“变废为宝”提供了生动案例。海洋塑料垃圾被集中回收后,会进入再加工流程,由此生产出的再生塑料质量足以“媲美”传统塑料,可应用于多种产品的制造。比如,浙江宁波的潘女士就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由海洋塑料制作的手机壳。她兴奋地表示:“扫描手机壳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到这款产品含有多少克海洋塑料,还能看到它从收集、储存、转运、再生,再到放上货架的整个流程。这让我感觉既神奇又自豪,仿佛通过线上购物就为海洋环境保护出了一份力。”除生产再生塑料外,“蓝色循环”还探索将海洋塑料制成面料,再做成T恤,产品上架后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由于在破解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难度大、处置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等难题上做出的贡献,去年10月,“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曾现来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海洋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关键在于如何高效、经济地收集这些废弃物。这要求收集者对海洋废弃物的分布特性有深入了解,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收集策略。比如,漂浮表面的废弃物很容易随着洋流形成“垃圾岛”,一部分会漂到陆地上,相对容易打捞收集;悬浮状态的废弃物,如微塑料等小型废弃物,可在海洋数百米深处随洋流移动,容易被海洋生物吞食;第三种是沉积到海底的废弃物,打捞极为困难。目前而言,可以借助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废弃物进行精准定位、定点收集,但打捞工作仍然艰巨且漫长。

废弃物被有效收集后,处理方法相对多样。例如,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的“海洋云仓”能够对船舶污染物、废塑料瓶、渔网等进行智能分类、暂时储存、深度净化和预处理减量,最终实现废弃物的高效回收。据统计,“海洋云仓”项目目前已收集海洋废物1.2万余吨,塑料为2500吨,实现碳减排3300多吨。在海洋废物的循环利用方面,与相关企业合作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尽可能“榨干”可再利用部分,实在难以回收的部分再采取焚烧或填埋处理。

曾现来认为,要实现对海洋废弃物的进一步治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采取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同时提高收集效率。首先,加强江河湖海上游的源头监管,严控固体废弃物进入水体,守好废弃物流向海洋的第一道防线。其次,对海洋废弃物实施下游收集与循环利用的协同策略。浙江台州市椒江区有个“小蓝之家”海洋垃圾末端治理站点。台州渔民陈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天在海岸线上捡拾塑料垃圾送至“小蓝之家”站点,每月可增收约700元。可见,这一方法不仅能为沿海居民带来额外收入,还极大促进了海洋废弃物的有效收集。最后,对富营养化等导致的自然废弃物,如过度生长的藻类、动物尸体等,应从技术方面发力,以建立起快速识别、高效收集与处理的成熟系统,减轻海洋环境的承载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