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傅 华□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 汤 彬
本报记者 虞 晔
认知障碍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认成正常衰老,老人一旦确诊,到了疾病晚期单凭家人照护会举步维艰。为了向居民普及认知障碍知识、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帮助,上海自2019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目前已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
10月30日,记者分别走访了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和万里街道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甘泉路街道构建了认知障碍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是在居民区设立记忆学堂联络点,通过脑健康讲座等活动提升大众预防意识;对55岁以上、患有多种慢病的独居和纯老家庭(所有成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开展脑健康评估。结果,街道发现大量有潜在认知障碍风险的老人,他们在社区缺少可及的专业干预服务。因此在二级预防领域,甘泉路街道与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共同设立健康生活方式激活中心,主要针对高风险和轻度认知障碍人群。
记者在该中心看到摆满食材、厨具的记忆厨房;可以体验专业颂钵等音疗课程的六感激活馆;摆着各种中药材的会客厅,老人会在这里将它们分类整理,并制成养生茶,既能保健,又能锻炼手脑;此外,中心还陈列着老人手绘的记忆兔玩偶,色彩缤纷,各有创意。
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汤彬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该中心已推出2期健康生活方式激活课程,每期12位学员,采用报名方式,先到先得。老人每周来中心2天,共持续3个月,一般是早上9点开始,先练习半小时养生操,之后再进行认知训练;午餐遵循彩虹饮食(包含多种颜色的抗炎类食材)原则,护脑又健康;下午进行防跌倒训练。汤彬表示:“3个月的课程能帮老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更好地预防和延缓认知障碍。”在三级预防领域,街道设立了知友之家老年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向社区里的认知症家庭提供照护咨询、需求评估和资源转介等服务。
下午3点,记者又来到万里街道万里公园内的“认知障碍知识角”。里面色彩缤纷的展示牌上,介绍了认知障碍的症状、预防及干预方法等。除宣传知识外,这里还运用思维训练、计算能力训练、视觉空间辨识能力训练等认知障碍干预方法,制作了游戏翻转牌,包括找不同、图形填空、迷宫游戏等多种形式。退休后常在公园散步的陈先生表示,万里公园是周围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开展科普宣传,对于消除居民对认知障碍的恐惧与误解大有帮助。
上海其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也各有特色,比如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的上海公益新天地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通过摆放老物件、老照片等模拟上世纪60年代老上海风格,以刺激老人记忆中枢;崇明区长兴镇则采用园艺疗法,组织认知障碍老人亲近自然,以达到缓解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除了能增进普通人群对该病的认知,对于高危人群、认知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更是意义重大。
提高预防意识。社区组织的宣教活动能提高高危人群对认知障碍的预防意识。社区的专业团队为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并提供饮食、运动方面的指导,有助降低患病风险。
及早进行干预。社区组织的筛查有助发现认知障碍迹象,督促老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一些社区还开展园艺疗法等进行辅助治疗,也有助延缓老人认知能力下降。
缓解家属压力。患者家属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通过与其他家属分享照料心得,可缓解消极情绪。社区也能为家属提供便捷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服务。
关于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未来的发展,傅华认为需要政府、社区、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家庭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支持、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等,将这种形式推广到更多省市;社区要提高公众对认知障碍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营造包容、理解、尊重的认知障碍友好氛围,鼓励患者及其家庭积极面对疾病;医疗机构可在社区层面建立常态化的认知障碍筛查机制,对老年人群进行定期的风险测评,并为认知障碍患者建立便捷的就诊通道;高校、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可积极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提供支持和资金保障;家人如果发现老人出现记忆困难,甚至伴有语言、感知能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问题,要及时对老人进行脑健康评估,一旦确诊要及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