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绿色建筑成全球趋势

本报驻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陈家村  潘秋辰  蒋 丰  靳馥榕

编者的话:数据显示,全球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发达国家就通过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激励性财税与奖补政策等,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近几年,“绿色建筑”悄然成为一个热词,也成了各国实现建筑节能降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英国:出台世界首个评估标准

英国是最早考虑建筑可持续性的国家之一。1990年,英国推出了世界上首个绿色建筑环境评估标准,即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此后,英国的绿色建筑运动陆续开展,重要里程碑包括2006年出台的强制性建筑能效标准,以及2008年《气候变化法》中对碳排放减少目标的要求。

在英国,绿色建筑的要求涉及能源、水、材料的使用等,目的是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并提供健康的室内环境。因此,BREEAM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建筑的多个方面。比如,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的全周期管理;建筑的节水措施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等节能措施;建筑材料的可再生、可回收性;建筑垃圾的分类、减量和回收利用;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室内环境质量,如声、光、热环境及污染物控制;以及建筑周边交通设施的便捷性和可达性,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等。此外,BREEAM还设立了创新项得分,鼓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建筑获得更好的环境和生态效益。该标准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还适用于使用中建筑和建筑改造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英国境内有2万多座建筑获得了BREEAM认证。

英国已设定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其中,通过现代施工方法和循环经济原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淘汰和替换现有建筑燃气锅炉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据英国政府评估,全国尚有约1900万户住宅需要进行能效改造,以实现英国的净零目标。

美国:从公共建筑开始节能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意识到能源危机,开始逐步发展绿色建筑,并于1993年成立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该协会已成为世界建筑界最具权威的机构之一,其推行的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导力(LEED)绿色认证,也被认为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之一。

1998年,LEED绿色认证的1.0版本发布后,美国就出台了强制政府机构及军队等公共设施实施建筑节能的法规。联邦政府颁布的《2007年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要求美国能源部发出“零能耗公共建筑倡议”,并提出,到2030年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将按照净零能耗标准进行建造;2040年,50%的既有公共建筑达到净零能耗要求;2050年,所有公共建筑实现净零能耗。

2015年,美国正式发布了零能耗建筑的官方定义。据统计,2020年全美共有零能耗建筑项目3683个,较2015年增幅超过100%。项目遍布全美44个州,跨越不同的气候区,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数量最多,已认证和预认证项目数量达到287个。

比如,西雅图市布利特中心就是典型的绿色建筑。其屋顶可以过滤雨水,安装有供整座建筑一年用电量的楼顶太阳能电池阵,地下蓄水池安装了废水收集和过滤系统,卫生间通过有氧装置分解排泄物,还有能够充分提供自然照明和通风的大型窗户。混凝土楼板上装有太阳能热水循环辐射采暖系统,地下也建有多个400英尺(约为122米)深的热量交换井以助调节办公室温度。建筑还内置了可以检测光线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室内外温度和天气状况的传感器。在楼外街道上铺设的强渗透性路面和绿植能够让水最大程度渗到土地中。为鼓励人们多乘坐公共交通,该大楼没有设计车库。

日本:买零耗能住宅给补贴

日本推行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时间点:2001年推出建筑环境综合性能评价体系(CASBEE);2015年3月通过《建筑物节约能源法案》;2021年,日本房地产业界公布“房地产业实现脱碳社会的长期愿景”。

日本的CASBEE评价标准,由国土交通省主导开发,其与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等一样,不仅覆盖能源性能,也从资源循环、室内环境等维度进行评估。从2003年开始,CASBEE成为日本建筑环境领域的公认标准。日本部分地方政府规定,建造一定规模以上的建筑物时,必须申报环境计划书,在申报过程中,就使用了CASBEE的评价标准。

《建筑物节约能源法案》则为绿色建筑在日本的推行奠定了法律基础。其规定,一定规模以上的新建建筑必须符合节能标准,包括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比如,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的中等规模以上建筑物,新建和增建都要实行申报制度,新建建筑必须有节能计划。这意味着,新建建筑将被强制化为绿色建筑。

目前,日本政府多个部门正在齐发力,共同推动住宅领域迈向节能化。据NHK报道,为推进住宅领域脱碳,日本国土交通省在2023年度的追加预算案中增加了2100亿日元,对年轻家庭购买节能性高的住宅给予支援。在购买零耗能(ZEH)住宅时,通过对房地产商的补贴,每户将减轻平均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7万元)的购房负担。日本政府还在住房贷款中增加了以ZEH住房为对象的贷款项,并实行下调ZEH住房相关房贷利率等优惠,以鼓励家庭购买ZEH住宅。

据世界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202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以来,日本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数量呈增加趋势,2018年后获得的认证接近500个。

德国:新建筑要有能源证书

德国对绿色建筑的倡导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但通过法律、经济和技术手段推动建筑行业向环保、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却是受到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启发之后。

2007年,16位德国建筑与房地产专家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成立了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推出本土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涵盖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材料可持续性和健康舒适等方面。

德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法规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比如,为响应《气候保护计划2030》,2020年,德国《建筑物能源法(GEG)》生效实施,统一了“几乎零能耗”的能源效率标准,要求建筑大幅降低能耗并依赖可再生能源供电。所有新建、翻修或出售的建筑必须提供能源证书,确保能效透明。此外,政府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鼓励新建和翻修节能建筑项目,联邦建筑研究所(BBSR)也在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德国数据网站Statista的统计,德国已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建筑中的热泵安装占比为例,从2000年到2020年,热泵的安装比例从0.64%大幅上升到57%。这是一种利用室外空气、地下水或土壤中的热能,为室内提供供暖和热水的技术,也可用于制冷。热泵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与传统供暖系统相比,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或其他污染物,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此外,从1990年到2022年,德国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系数逐年减少,从每千瓦时764克降至380克,充分展示了减排效果,建筑领域也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