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脾虚分为六个等级

阳气不足要温养  阴液不够应润燥  体内有湿可拔罐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李佩芳  □医师  贺艳榕

《脾胃论》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作为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要给全身脏腑输送营养,脾胃功能正常,人体就气血充足,反之则会诱发一系列不适或疾病。在中医理论中,脾虚可分为六个等级,每个阶段都有调理要点。

第一级:脾气虚。脾的运化功能一旦失常,首先会导致饮食难化、停滞胃肠,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胀等症状。《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脾主肉”“脾主四肢”,脾一旦发虚,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滋养四肢肌肉,人就容易疲惫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在脾虚的最初阶段,应及时健脾益气。可吃些山药、莲子、芡实等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并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第二级:脾阳虚。最明显的特征是怕冷。从中医角度来讲,“气主煦之”“气不足便是寒”,阳气具有温煦作用,脾阳虚则不能温化肢体,就会表现为怕冷、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等。此外,脾阳虚弱,寒邪内生结于中焦,还会导致腹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这类人群经常会有腹胀、腹痛症状。想要改善这一状态,关键在于温阳健脾。可以多吃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干姜、胡椒等,避免吃生冷之品。此外,要注意保暖,还可艾灸腹部的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位,以温通经络、健脾暖胃。

第三级:脾阴虚。脾阴虚的人,典型表现是食欲减退,但与脾气虚不同的是,还会伴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等症状。中医认为,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且阴液具有滋养濡润的作用,故脾阴虚则口舌失于滋养,导致口干舌燥。另外,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则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这个阶段的调理要点是滋阴健脾,平时可吃些百合、银耳、玉竹等滋阴润燥之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急躁而耗伤阴液。

第四级:脾气下陷。主要表现为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较为多见。脾主升清、以升为健,具有升举内脏的作用,脾气升举无力就会导致内脏下垂。调理要点是健脾益气、升提脾气,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具有升提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日常起居方面应避免过度劳累,尤其不要长时间站立或下蹲,可经常做提肛运动。

第五级:脾不统血。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便血、尿血等。中医认为,脾主统血,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的作用,故脾虚则血溢脉外,导致多种出血症状。此外,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加之脾不统血,人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问题。建议平时常吃大枣、龙眼肉、花生等食物健脾统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剧烈运动。

第六级:脾虚湿困。《景岳全书》中有言,“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意思是说,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内停,人会出现大便溏泄等症状。同时,湿性重浊黏腻,难以祛除,可致肢体困重、口中黏腻、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这些是湿邪内盛困脾的典型表现。调理要点为健脾利湿,可吃薏仁、茯苓、赤小豆等药食同源之品,少吃油腻的食物和甜品,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干燥,还可通过拔罐来祛除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