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产后运动首推凯格尔

其次是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

受访专家: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苟  波,本报记者  张炳钰,编译  陈宗伦

女性产后是塑造健康体质的关键时间窗口,也是产后抑郁的高发时期,恰当的运动对身体和情绪恢复至关重要。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在《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球多国的产后运动指南中,最推荐的产后运动方式依次为:骨盆运动(凯格尔运动)、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其中有氧运动的排名依次为步行、骑自行车、游泳。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苟波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表示,产后不注意运动,持续卧床、久坐,会造成血液回流减慢,可能引发静脉血栓等问题,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骨盆运动是产后运动的首要关注重点,可帮助恢复分娩后处于松弛状态的骨盆,预防骨盆疼痛、尿失禁等一系列问题,提高生活舒适度。而力量训练,尤其是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可助产妇恢复肢体力量及腹部肌肉弹性,具有较好的塑形效果,同时也是骨盆运动的有益助力。

其他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有利于产妇减脂、恢复心肺功能、提高新陈代谢及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排解产后抑郁情绪。一项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4天进行8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降低产后抑郁的严重程度,且在产后12周内开始干预效果更好。

苟波提示,所有锻炼都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根据个人情况决定康复锻炼进度。产后只要不再有强烈疼痛就可开始腹式呼吸练习,有效激活腹横肌,改善腹直肌分离,缓解肌肉松弛、腰酸背痛。

力量训练可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如站桩、基础普拉提、瑜伽等;避免强度较大、冲击性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可能会加重腹直肌分离,使盆底肌负荷过大,出现漏尿、子宫脱垂等症状。早期可重点练核心肌群,后期拓展到臀腿,逐步增加强度和运动量。

有氧训练可先从练习腰背挺直地端坐、站立和行走开始,逐步开展低强度运动,如快步走和水中锻炼是产后早期较为推荐的有氧运动;随着能力提升可进行跑步、爬楼梯等,每天半小时即可。此外,苟波推荐以下2个具体的产后运动练习。

凯格尔运动。排空尿液,平躺(后期也可站姿或坐姿),深呼吸,全身放松,双膝微屈,脚掌着地。慢肌锻炼:用中等力量慢慢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呼气收紧,吸气放松,每次收缩3~5秒(可随训练次数增加而延长秒数)、放松3~5秒,做5次为1组,重复10组。快肌锻炼:再以更大强度快速收缩,每次收缩1秒、放松2秒,做5次后休息5秒为1组,重复10组。

深蹲。站立,双脚分开比肩略宽,膝盖与脚尖朝向一致;保持上半身挺直,重心放在脚跟,逐渐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达到最低点时,用脚跟推起,恢复到起始位置;15次为1组,每天3组,组间休息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