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 淙
近日,韩国一家国营医疗保险机构发布数据称,2023年接受抑郁症治疗的小学教职员工有9468人,相当于平均每1000名小学教职员工中有37人患抑郁症,5年内增加了1.3倍;2023年因焦虑症就医的小学教职员工有7335人,相当于平均每1000人中超28人患焦虑症,比2018年的16人显著增加。事实上,不止韩国,当前多国教师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韩国国会教育委员会职员陈善美表示,笼罩在教育场所的抑郁症阴影越来越大,需时刻观察教职员工面临的心理困境。据报道,韩国教师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包括与学生家长谈话有摩擦、遭受语言和身体暴力等。去年7月,首尔市一位23岁的老师因家长恶意投诉在学校自杀,引发韩国社会强烈震动,要求维护教师权利的声音高涨。同年,大田市某小学一位教师也因学生家长骚扰而自杀,据韩媒近期公开的、其生前给工会发送的邮件内容,该教师表示“陷入无力感,失去作为教师的自豪感”。这位老师因恶意举报接受了虐待儿童调查机构的调查,其间没有得到学校或任何教育机构的理解和帮助。
2023年,韩国国会表决通过了“保护教师权威四项法案”,要求校长不能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来隐瞒侵害教育活动的行为。自去年11月起,首尔不少中小学校相继试行家长探访预约制,即家长前往学校探视子女、拜访教师,需先进行电话或网络预约,获校方批准后才可成行。但韩媒指出,教职人员获得的帮助还远远不够,并呼吁管理部门应调研相关政策的施行情况,不应袖手旁观,任由教师陷入困境。因为有调查显示,在被问到“通过‘保护教师权威四项法案’后,学校工作条件是否有所改善”时,78%的教师(8862人)持否定态度。
日本政府2022年末发布数据显示,在截至同年3月的上个学年,5897名公立教育机构教师因抑郁症等问题请病假,其中小学教师人数最多。近些年,日本为减轻教师负担先后出台不少规定,要求控制教师工作时间、明确其工作内容、实行学校团队化管理。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21年3月在网络开通栏目,让各地教师对政策改革展开讨论。厚生劳动省则在监测教师心理压力情况,并向文部科学省反映数据,并在官网开设面向教师的咨询窗口,以便他们更方便地求助专业心理咨询专家。
美国此前一项调查显示,经常背负工作压力的校长和教师的占比,是其他职业群体的两倍,为此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亚特兰大学区曾与埃默里大学合作推出一项心理健康服务,让心理医生为有心理问题的教职工提供援助;特拉华州一个学区聘请多位“社交和情感学习教练”,帮教师解决遭遇的社会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