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特约记者 潘秋辰 青 木 陶短房 辛 斌 韩 雯
编者的话: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蕴含的爱与善良,值得全人类推崇。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观念,我国有重阳节,其他国家也为老人设立了节日,庆祝方法五花八门。
比利时:庆祝一周不重样
比利时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65岁及以上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25%。为帮助老人健康快乐地老去,比利时将每年11月的第3周定为“老人周”。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者马特奥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本世纪初,老人周首先出现在一些城市,随着活动影响力的加强,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性节日。”这一节日的初衷是通过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让全社会关注老人健康。老人周由各地老年人委员会、老年人服务中心、剧院、体育中心、大学、市政部门等共同主办。
72岁的奥利维亚家住安特卫普市博赫尔豪特区。她向记者介绍了当地老人周的情况。周一,养生讲座,老人能学习居家健身操等保健知识;周二,聆听二战见证者故事,畅谈二战历史感受;周三,在导游和健身教练带领下,进行徒步旅行;周四,观看当地剧院举办的特别演出;周五,举行老人周闭幕晚会(图①),其中不仅有老人的汇报演出,还有各种联欢活动。
马特奥指出,比利时的老人周是欧洲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老人节之一,每年还会突出不同主题。现在,欧盟其他地区也希望引入老人周。
加拿大:让孩子带来欢笑
1990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日”。2011年,加拿大众议院通过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是加拿大“全国老人节”。
加拿大老人以社会性养老为主,大多住在养老院和老年公寓。正因如此,每逢全国老人节,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都会专门组织公益活动,为“扎堆”居住的老人庆祝节日。
在加拿大人看来,老人最害怕的是孤独和被社会遗忘,需要亲切陪伴和平时难得的“热闹”。满足这些需求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让孩子们参加老人节庆祝活动。笔者儿子曾经就读的学校,自2011年第一届全国老人节起,就专门组织去定点养老机构参与活动,包括送慰问品、和老人玩游戏、进行文艺表演等。小学生是最常出现在老人节活动中的面孔,另一人群则是政客,因为加拿大有三级选举,老人是加拿大投票率最高的群体,取悦老人是政治家们的必备技能,所以10月1日前后最容易找到各级政要的地点就是养老机构。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社会,和家人同住的老人虽然较少,但也并非没有。《全国老人节指南》也针对这类老人给出过节建议:“家人可以举办家庭游戏之夜或与老人共进晚餐,也可以简单地对老人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
新加坡:乐龄活动办三次
生活在新加坡的老人有一个独特尊称——“乐龄人士”,意为“到了快乐年龄”的人群。作为尊老、敬老的重要活动,新加坡每年都会举办“乐龄节”。
新加坡乐龄节主要有两部分:“全国乐龄周”和“祖父母节”。1979年,新加坡政府将每年11月的第3个星期列为全国乐龄周,宣扬乐龄人士对社会发展付出的贡献,以及敬爱长者的理念;1999年起,将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天定为祖父母节,让乐龄人士与家人同乐。祖父母节期间会举办一系列活动,鼓励老人享受晚年生活,保持身体健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并举办年度最活跃乐龄人士、最佳祖父母奖等评选活动。日前,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幼乐园特别举办一场活动,让祖孙两代一起烹饪、做游戏等,共享欢乐(图③)。
2022年祖父母节期间,新加坡智慧国及数字政府署举办首届“智慧国祖父母节”活动,鼓励年长者通过拥抱科技,与家人建立良好关系,并教他们如何在使用数字科技时,保护好个人信息、了解潜在的网络威胁。
从2022年开始,新加坡政府每年10月还会举行“全国欢庆乐龄日”,鼓励年长者通过运动、终身学习和社区服务保持活跃。首届全国欢庆乐龄日在一家体育馆举行,老人可以组队与其他养老中心比赛。今年全国欢庆乐龄日是10月14~27日,主办方在乐龄中心、体育馆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
韩国:百岁获赠青藜杖
从1997年起,韩国将每年的10月2日定为“老年人日”。在此前的1982年5月8日,韩国就发布了“敬老宪章”,旨在弘扬敬老孝亲的美德,老年人日的设立是这一精神的扩展和实践。
这一天,韩国政府会向在老年福利方面作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进行表彰,并向年满百岁的老人赠送“青藜杖”。青藜杖是一种轻便坚固的长寿拐杖,据史料记载,从统一新罗时期到朝鲜王朝,老人年满70岁时,国家都会赐予拐杖,称为“国杖”;年满80岁时由国王赐予,称为“朝杖”,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只是年龄提高至百岁。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政府今年10月2日向2658名百岁老人赠送青藜杖(图②),祝福他们健康长寿。老年人日的其他庆祝活动最初由韩国保健福祉部主办,2000年交由老年人相关团体自行组织,包括迷你马拉松、老年模特选拔赛等。
韩国普通家庭会在这个节日聚餐,为老人准备礼物或陪他们散步、看电影等。
美国:社区家庭都热闹
美国的“祖父祖母节”源于一位女士的倡议。玛利安·麦奎德1917年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曾与15个孩子、43个孙子、15个曾孙共享天伦之乐。1970 年,麦奎德由于长期与老人打交道,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于是四处游说,想为他们建立一个节日。在她的努力下,西弗吉尼亚州于1973年率先开始庆祝祖父祖母节,麦奎德因此成为美国祖父祖母节的倡议者和奠基人。
后来,麦奎德又向其他州的州长请愿,希望他们能效仿西弗吉尼亚州设置祖父祖母节,其中43位州长发出公告,表示会在这一天放假。在这种势头下,1978年,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签署了一项法案,将每年9月劳动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美国的祖父祖母节。
这一天,全美各地都会举办敬老活动。社交媒体会关注影响老年人的社会、健康和经济问题;许多人会去养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帮助;社区为老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邀请老人及其家人、朋友一起参与;孩子们都会参加家庭聚会,为家里的祖父母庆祝;一些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特别优惠;笔者所在的中文学校会组织学生走进养老院,教老年人使用手机新功能,和他们一起在电脑上画画,给他们唱歌、讲故事。
祖父祖母节旨在赞颂老人在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爱戴和尊重,帮老人找到所需的服务,继续过独立、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