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韩国已进入“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0%以上),韩国保健福祉部1月10日公布《2025年保健福祉部主要业务推进计划》,提出有意将老年人最低年龄门槛从现在的65岁,逐步提至70岁。保健福祉部发布消息称,将就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展开讨论、听取专家意见,同时讨论延迟退休方案,并对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等优惠措施做出调整。
韩国讨论提高老年人年龄标准,可能与老龄人口增加导致财政负担增加有关。据韩国统计厅预测,65岁以上高龄人口将从2022年的898万,增加到50年后的1727万;到2072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47.7%,约占一半。如果将全体人口按年龄顺序排列,意味着中等年龄将从2022年的44.9岁,提高到2072年的63.4岁。也就是说,50年后即使年龄达到60岁,在总人口中也属于“年轻一代”。
同时,韩国政府义务支出(即涵盖养老金、健康保险等福利的支出)将迅速增加。据企划财政部《2024~2028年国家财政运行计划》,韩国政府义务支出将从2024年的347.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万亿元),增加到2027年的412.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万亿元),到2028年预计增加到433.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亿元)。
韩国开发研究院2022年9月发布的《老年人年龄向上调整的可行性及效果》报告显示,2025年起,若每10年将老年人年龄标准上调1岁,到2100年老年人年龄标准达到73岁时,韩国老年人抚养率约为60%,将比老年人年龄标准为65岁的老年人抚养率低36个百分点,缓解老年人福利事业费用负担。
韩国老年人享受的福利是依据1981年颁布的《老年人福利法》。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推算,如果将基础养老金领取年龄从现行的65岁提高到70岁,每年可减少约6.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6亿元)财政支出。首尔大学人口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相林表示,提高老年人年龄标准不是减少福利,而是构建符合“超高龄社会”的福利体系,在此过程中节省的财政支出应投资在构建新福利体系上。
据此前数据显示,在65岁以上的韩国人中,近40%的人生活在经合组织的贫困线以下,而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是14%;在65~69岁的韩国人中,约有49%的人仍在工作,在经合组织中仅次于日本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