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把八成日常固定下来

国家卫健委认证心理治疗师   郭  瑞

职场中,我们常能听到“SOP”的说法。其是“标准作业程序”的英文缩写,指将某一任务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格式描述出来,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这种把每个细节、步骤都罗列下来的方式,可以节省精力和时间、减少失误、提高稳定性和一致性,让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实,不只在工作领域,生活上我们也可以借鉴SOP方法,来达到高效、自律的生活状态。

现在很多人在上班之外过着随性的生活,做任何事情有一搭没一搭,作息也极其混乱。比如晚上不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常常熬到半夜,早上起得匆忙,来不及吃早餐;下班回到家里无所事事,叫个外卖吃完后就一直躺到不得不起来洗漱;到了周末,更是一觉睡到中午,然后漫无目的地上网、打游戏……这样的生活方式看似自在,但其实会让人疲惫、失去活力,最终一事无成、自我价值感低。还有些人并不懒散,但生活中事情太多、太杂,很难抓住主线和重点,导致忙东忙西后什么也没做成。对于这些情况,都建议建立个人的SOP,即对生活方方面面的事项进行标准化,其中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固定每周80%的生活作息。

以周为单位是因为它时间足够短,可以细致、具体地规划,同时它又足够长,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内达成一定目标,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固定80%的生活是依据“二八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在任何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往往只占少数,大约20%,其余80%尽管占据多数,却相对次要。这一原则提示我们要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率,不要把全部时间用于机械的重复劳动。

固定每周80%的事情像是给生活设定了一个稳定框架,让生活既有计划又不失灵活性。这么做可以提高效率,简化了选择、犹豫、纠结的时间,避免了拖延和混乱;而且,每周的固定动作会逐渐成为习惯,以后行动起来阻力会更小;按部就班还能减少不确定性和焦虑感,一步一个脚印地稳定前进会带来自豪与满足,让我们的整体心理状态更好;另外,在80%的固定时间外,我们还有20%的灵活时间,可以从容不迫地应对急事而不影响整体生活计划,这20%也是创新和探索的空间,提醒我们要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为生活创造可能性。

总之,如果你有任务需要推进、生活没什么规律以及容易焦虑和迷茫,尤其是自由职业者、忙碌的职场人、家务繁多的主妇、情绪稳定性较差的人,都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管理时间和任务,让生活变得有序、高效。那具体怎么做呢?下面以一个自由职业者的事例来说明:

首先是划分任务、确定一周目标。生活中我们要处理的事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完成保底任务、发展客户、学习新技能、锻炼身体、做家务、陪伴家人等。建议把从起床后要做的所有事情按以上几大类罗列出来,然后据此确定基本事项和核心事项,比如这周的主要目标是发展5个新客户。

接着开始具体规划,精确到每小时。以一周为单位,80%的时间,大约5天的生活流程要先确定下来。比如周一到周五,每天7点起床,7:30~8:30为早餐时间,休息半小时后,9:00~12:00为工作时间……每段时间做什么事情越具体越好,甚至可以细化到周一到周五穿什么衣服,以尽量减少在小事上犹豫的时间。每做完一件事后在列表上打钩,实时了解自己的进展。一周中另外20%的时间,比如周六周日,则可灵活安排,尝试新的兴趣爱好、约亲友见面、处理客户发来的紧急需求都可以。

除了以上基本动作,具体到每一天,要把一天中精力最好的20%时间用于攻克本周核心任务。比如要是你一大早的工作效率最高,就抽出2小时来联系、拜访新客户,按照每天的成功率调整明天联系的客户数量。如果20%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就要减少其他活动如锻炼、学习的时间,增加核心任务的工作时长,尽量达到本周的目标。

最后要回顾和总结。一周结束后,比如在周日晚上,要做一次全面的回顾,看看哪些任务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对此进行调整,最后慢慢制订出最适合你个人的生活流程。另一个更重要的判断指标,是看自己是否有进步。如果规划得很好,但迟迟不能实现目标或缺乏成就感,就可能是目标定得不合适,需要重新考虑自身需求和愿望,不能觉得“做了就行”,还要“做到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