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夜尿增多警惕四种病

主讲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宋亚荣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明没喝多少水却总想上厕所,尤其是在晚上,常被一股尿意憋醒,不得不爬出温暖的被窝。有人认为夜尿是上了年纪的表现,还有人表示夜尿多说明肾不好……那么夜尿到底正常吗?本文为大家揭开“夜尿多”背后的健康隐患,减少夜尿带来的困扰。

1.什么是夜尿增多?

夜尿,顾名思义为夜间排尿,是指在夜间睡眠期间起床小便的现象。夜间偶尔起夜排尿是正常现象,尤其随着年龄增长,膀胱容量减小或尿液生成增加会导致夜尿增多。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夜间排尿不超过2次,被认为是正常的。

如果夜间排尿超过2次,并且影响睡眠质量,可能是夜尿症的表现,需要引起注意。夜尿症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人中约70%存在夜尿问题,而90岁及以上人群中,该比例高达90%。高龄、体重指数过高、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夜尿症的高危因素。

2.夜尿多意味着肾不好吗?

频繁起夜上厕所,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肾不好”。其实,夜尿增多并不一定直接反映肾脏问题。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尿液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引起夜尿增多的原因很多,包括饮水过多、糖尿病、心脏功能不全等非肾脏原因,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相关问题。因此,单凭夜尿多少不能判断肾脏是否健康,还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

3.夜尿多可能是哪些疾病的信号?

夜尿增多背后的原因复杂,需结合具体症状和医学检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需要排查以下四种常见病因。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典型症状是尿频、夜尿增多及排尿困难。当前列腺增生阻塞了膀胱出口,会使排尿比较困难,每次膀胱都残余很多尿量,就不得不经常小便。长期膀胱用力克服阻力排尿,导致膀胱肌肉异常增生、收缩紊乱,也会引起下尿路刺激症状,从而使夜尿增多。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频繁起夜最常见原因,一定要警惕,建议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诊治。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细菌等致病菌进入人体泌尿系统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会刺激膀胱和尿道,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女性多见。此外,女性容易出现膀胱过度活动,膀胱顺应性下降,也可引起夜尿增多。

糖尿病。多尿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且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高血糖会影响膀胱周围神经,使尿道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等肌肉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障碍,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加、小便淋漓不尽、尿急但量不多、膀胱过度充盈却无尿排出等。糖尿病患者出现夜尿增多,要及时检查肾功能。

心力衰竭。夜尿增多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很多心力衰竭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它们常常会累及肾脏,若肾脏在夜间浓缩的功能比较差,夜尿就会明显增多。

4.有尿意憋着行不行?

有尿意时应及时上厕所,长期习惯性地憋尿会给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膀胱功能受损。膀胱是个能伸能缩的弹性器官,如果长期处于撑大状态,膀胱会失去弹性。这会让膀胱在排尿时收缩无力,导致尿液无法排净,出现想尿尿不出、排尿困难的情况。如果尿液长期无法排净,就会形成尿潴留。

增加感染风险。尿道口附近比较容易接触细菌,正常排尿可以起到冲刷尿道、排出细菌的作用。如果尿液滞留在膀胱内时间过久,可能会让细菌滋生繁殖,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肾脏受损。憋尿过程中,膀胱会逐渐被撑满,如果新生成的尿液长时间无法进入膀胱,可能导致尿液反流,引起肾盂肾炎,损害肾功能。

诱发心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憋尿可能会使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有尿意时建议及时排尿。

5.如何减少频繁起夜?

对于非疾病原因引起的夜尿增多,做好以下四件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夜尿。

控制饮水时间。睡前控制饮水量,尤其是临睡时,以减少夜间尿量。晚上避免摄入浓茶、咖啡、酒及西瓜等利尿食物。

养成良好习惯。睡前尽可能排空膀胱,减少尿意打扰。注意夜间保暖,增加皮肤血供,减少尿液产生。

适当进行运动。如果盆底肌肉松弛,膀胱、括约肌萎缩,较少的尿量就会引起较强的尿意,让人时不时就想上厕所。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帮助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升膀胱的控制能力,减少夜尿次数。

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减少起夜次数。

总之,夜尿增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发觉夜尿频繁时,不妨先调整生活方式,如果无法缓解,建议咨询专业医生,避免潜在疾病被忽视。比如,夜尿持续增多并伴有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就医前,建议大家简单写个排尿日记,记好每日液体摄入量、尿量、小便频次、伴随症状等,方便医生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