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血液中四种营养多,长寿可能性大大增加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田雨汀

人们常说“长寿是吃出来的”,健康饮食确实有助预防慢性疾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2月26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氧化还原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血清中有四种营养素水平较高,有助于延长寿命。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队列中11539名年龄40岁及以上参与者的数据,测量了他们血清中微量营养素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包括维生素C、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在体内的存在形式)、维生素E(α-生育酚)、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酸和铁,分析了血清微量营养素与疾病死亡率、炎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血清中维生素C、25羟维生素D、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酸和铁水平较高的人群,体内炎症水平更低;血清中较高水平的维生素C、25羟维生素D、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与全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具体而言,与最低水平的血清25羟维生素D相比,最高水平分别与全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4%、52%和41%有关;与最低水平的血清维生素C相比,最高水平分别与全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6%、55%和41%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这几种微量营养素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来降低全因、癌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结果为饮食预防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证据,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如开展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上述微量营养素对健康的影响确实需要更准确的评估,但这四种营养素确实对人体健康都有积极作用,日常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就能补够。

维生素C。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利于皮肤、骨骼等的健康;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辅助预防缺铁性贫血。《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成年人每日应摄入100毫克维生素C,想达到预防慢性病的效果,推荐摄入200毫克。人体无法合成维生素C,只能通过食物获得,保证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蔬菜”,一般就能补够维生素C。推荐多吃刺梨、猕猴桃、草莓、西兰花、辣椒、土豆、油菜、苋菜、红薯、芥菜等新鲜果蔬,水果建议生吃。

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促进钙、磷吸收,维持正常血钙磷水平和骨骼肌肉的正常生长、发育、运作,还能调节免疫系统,有助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维生素D主要来源有三文鱼、金枪鱼、蛋黄、动物肝脏,以及一些强化食品,如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等。另外,人体内80%的维生素D需要通过晒太阳后皮肤合成,因此应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

β-胡萝卜素。它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保护视力,维持正常视觉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降低某些慢病的发生风险。橙色、黄色、绿色蔬菜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菠菜、芒果都富含β-胡萝卜素。

番茄红素。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对前列腺健康可能有一定益处,还可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等红色水果和蔬菜中。

朱毅提醒,这四种营养素协同作用时,抗炎效果会产生“1+1大于2”的惊喜,餐桌上的彩虹色就是最好的抗炎配方。▲

责编:潘子虎

主编: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