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三环四环,抗郁两大传统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陈楚雄

在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下,抑郁症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药物治疗是对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两大类。

常见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因分子结构中独特的3个相互连接的环状结构而得名。这类药物的核心作用机制在于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抑郁症患者往往因不良情绪影响,导致大脑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关键神经递质分泌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抑郁症状。三环类抗抑郁药巧妙地通过抑制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使它们在大脑中的含量得以维持,从而发挥抗抑郁的功效。

四环类抗抑郁药是在三环类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环状结构,因此得名“四环”,常见药物包括马普替林、米安色林等。四环类抗抑郁药主要专注于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对5-羟色胺和胆碱的作用相对较弱,这一特性使得它在某些方面的副作用少于三环类,尤其适合那些对三环类不耐受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不过,四环类抗抑郁药也有其特有的副作用,以马普替林为例,它可能增加癫痫病发作的风险,因此有癫痫病或颅脑损伤病史的患者应避免服用。

由于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对神经递质的选择性不高,不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并具有抗胆碱作用,所以副作用普遍较多,常见包括口干、便秘、尿潴留、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头痛、乏力、肌肉震颤和共济失调等。随着医学的进步,副作用更少的新型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逐渐取代了这些传统药物。

尽管三环类和四环类在抗抑郁领域逐渐被替代,但它们在其他方面仍具有独特优势。例如,阿米替林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多塞平具有显著的抗焦虑和镇静作用,适用于焦虑性神经症和失眠患者,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甚至批准了小剂量多塞平治疗老年人慢性失眠;马普替林、米安色林在预防紧张性头痛方面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最后提醒,无论是三环类还是四环类抗抑郁药,都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切勿自行服用、调整剂量或停药。抗抑郁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诊,并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严重的头晕、心慌或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就医。此外,抗抑郁药物治疗并非孤立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同样重要,它们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症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