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康琳
本报特约记者 司浩宇
同样是活到80岁,有人步履稳健、思维清晰,有人却疾病缠身、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我们不仅要追求长寿,还要尽可能延长健康寿命。近日,美国《财富》杂志采访多位老年医学专家,请他们分享自己延长健康寿命的心得。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康琳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
管理情绪,减少压力。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芭芭拉·巴尔博士认为,想延长健康寿命,学会减轻压力非常重要,因为压力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常怀感恩心态、懂得原谅他人等有助减压。
康琳表示,老人退休后可能因为失去目标、与子女产生摩擦而焦虑,应从多方面维护情绪健康。首先,要主动学习新技能,拓展释放压力的渠道。其次,应调整对家庭的期待,更关注个人幸福,而非子女的问题。第三,摒弃“退休等于无用”的观念,找机会发挥所长。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美国布法罗大学雅各布斯医学与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副教授约翰·福蒂马称,过量吃红肉与患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和过早死亡有高相关性,因此他更多地吃鱼肉和禽肉,尽量增加植物性食物。
康琳表示,红肉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建议适量食用,否则可能增加贫血、肌肉流失的风险。合理的肉食搭配是“少量红肉+适量鱼禽蛋+植物蛋白”,让蛋白质摄入更均衡。此外,很多老人习惯买保健品“补身体”,实际上,食补优于药补,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营养,而不是盲目服用保健品。
控制食量,细嚼慢咽。美国罗格斯大学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教授阿尔弗雷德·塔利亚说,不过量饮食是延长健康寿命的重要策略之一。
康琳表示,“吃饭只吃七分饱”既能维持能量需求,又能减少消化负担。老人胃肠蠕动能力下降,晚餐尤其不宜过量,建议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先菜后肉再主食”的进食顺序,有助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波动。吃的时候注意细嚼慢咽,因为大脑需要约20分钟感知饱腹感,建议每口饭咀嚼15~20次。
坚持运动,维护肌肉。美国洛杉矶西达赛奈医疗中心研究所伯特·曼德尔鲍姆博士认为,规律运动可为生活提供动力、降低跌倒风险。
康琳指出,有些老人担心跌倒,干脆不运动,反而加速身体功能退化,增加跌倒风险。老人要科学运动,比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晨练,因为清晨气温低,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老人下午或傍晚运动更安全。再比如,广场舞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但老人不能只有这一种运动方式,还要加入适量的抗阻训练,保持肌肉力量。
调整心态,良好作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长寿中心主任琳达·埃科利强调,充足且优质的睡眠对免疫系统和大脑健康有利。“我尽量保证每晚8小时睡眠。”
康琳指出,很多老人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因为“怕睡不好”而过度焦虑,否则容易形成负面心理暗示,导致更入睡更困难。放松心态有助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浅、睡不着时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夜间醒来,不要反复看时间,避免焦虑,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放松。二是午睡控制在30分钟以内,否则容易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三是手机、电视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过度思考、剧烈运动、喝浓茶咖啡,也会干扰睡眠,睡前都应尽量避免。
重视社交,获得支持。美国普罗维登斯圣约翰健康中心老年认知健康主任斯科特·凯泽表示,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康琳认为,多社交不仅能带来情感支持,还能通过互动刺激大脑活动,降低认知衰退的风险。老人要追求高质量社交,多与朋友面对面深度聊天、共同活动、互相支持等,比单纯网络互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老人应尽量学会使用智能设备,以拓展社交圈,减少孤独感。还可以担任志愿者、社区组织者等,有助增强自信心、目标感、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