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王芳
每个月的经期,有些女生疼得在床上打滚,有些则要面对“大姨妈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任性脾气。痛经分两种:一种是“原住民”——原发性痛经,纯粹是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子宫收缩;另一种是“后来者”——继发性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在捣鬼。月经不调也分类型:提前报到是“急性子”,迟到是“拖延症”,时多时少是“情绪化”,完全不来是“玩失踪”。建议先做个B超和激素六项检查,看看是否是身体出了状况。
止痛药不是洪水猛兽,但得会吃。布洛芬这类非甾体抗炎药是痛经的“镇定剂”,但很多人非要等到疼得冒冷汗才吃,这就好比等火烧眉毛才找灭火器。正确做法是在月经来潮前1~2天就开始吃,连续吃2~3天,把前列腺素的生产线直接掐断。短效避孕药则是调理月经的“班主任”,能让内分泌这个调皮学生按时交作业,特别适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生。不过这些方法都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调理就像给子宫做按摩。中医说“不通则痛”,痛经多半是气血在子宫里“堵车”了。可每天睡前用艾草泡脚20分钟;经前一周开始喝红糖姜茶;按揉三阴交穴(脚踝内侧往上四指宽处)。如果月经总推迟还量少,可能是“血库”不足,可以吃点当归、阿胶,但要记住经期要停用,否则可能让大姨妈赖着不走。
吃对食物等于给子宫发奖金。经期前一周要少吃高盐食物,否则身体会像海绵一样储水,让你肿成包子脸;咖啡因会加重焦虑和乳房胀痛,相当于给紧张的子宫火上浇油;反式脂肪酸(如奶茶、蛋糕里的植脂末)会促进炎症反应。要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它们是天然“抗炎药”;镁元素是肌肉松弛剂,香蕉、黑巧克力里的镁能缓解子宫抽筋;维生素B族能安抚神经系统,全谷物、鸡蛋里含量丰富。
运动是天然的调经师。很多女生一来月经就躺平,其实适当运动反而能缓解痛经。瑜伽中的婴儿式、猫牛式就像给子宫做“按摩操”;快走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凯格尔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但切记避开经量最大的两天,也不要尝试倒立这类动作。平时坚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能让内分泌系统这个“钟表”走得准点,大姨妈自然就守时了。
压力管理是隐藏大招。长期压力大会让皮质醇这个“警报激素”持续处于高位,直接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这条“指挥链”。每天10分钟深呼吸练习,相当于给神经系统按“暂停键”;规律作息就是给身体“校准生物钟”;培养拼拼图等爱好,等于给压力装了“泄压阀”。
这些危险信号要当心。如果痛经吃止痛药都不管用,或者月经突然出现量多、有血块、周期乱等,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病就像子宫里长出“违章建筑”,需要专业医生“强拆”。连续3个月不来月经,可能是卵巢提前进入“退休模式”。经期超过10天还不走,应小心贫血,需及时就医。
养成这些习惯让大姨妈变温柔。冬天别露脚踝,子宫最怕冷风吹;少穿紧身裤,给盆腔血液循环留条"快车道";记录月经周期,相当于给大姨妈建个"考勤表";经期前后少吃生冷,避免给子宫"泼冷水"。坚持3-6个月,你会发现大姨妈从"野蛮女友"变成了"温柔闺蜜"。
记住,调理月经就像养盆栽,不能渴了才浇水,要日常精心呵护。现在就开始行动,下个月就能收到大姨妈送你的"舒适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