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孙 颖
头颈部肿瘤是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一大类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口腔癌、口咽癌、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甲状腺癌和唾液腺癌等类型。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60万人被诊断为头颈部肿瘤。由于头颈部肿瘤早期常表现为一些“头疼脑热”,症状不典型,常被大家忽视,因而患者多到进展期才来就诊。本文将重点介绍头颈部肿瘤的十个常见预警信号,并为大家提供筛查建议。
头颈部肿瘤有五大诱因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一年新确诊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约14.6万,相关死亡病例数将近8.1万,且呈现增长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头颈部肿瘤发病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是头颈部肿瘤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口腔癌和喉癌。2.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与咽喉癌、鼻咽癌的发病密切相关。3.环境因素。长时间接触化学品、工业污染以及辐射,均会增加头颈部肿瘤的风险。4.遗传因素和家族史。部分头颈部肿瘤具有遗传易感性。5.饮食习惯差。如嚼槟榔、蔬菜水果吃得少、脂肪和盐分摄入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同样会增加头颈部肿瘤的风险。
出现十个信号要注意
头颈部肿瘤的早期症状通常较为隐匿,但某些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可以作为重要的警示信号,大家应提高警惕。
无痛包块。头颈部出现不痛的肿块,尤其是颈部、口腔或咽部,是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初期肿瘤可能没有任何疼痛,通常是无痛的肿块逐渐增大。筛查建议:颈部、口腔或咽部的肿块如果持续存在超过两周,应该尽早就医进行检查。
局部溃疡(伴或不伴疼痛)。大多数口腔溃疡都是良性的,但如果口腔或咽喉部出现不易愈合的溃疡,尤其是伴有局部疼痛时,可能是口腔癌、舌癌或咽喉癌的症状。筛查建议:口腔溃疡持续超过两周没有痊愈或好转,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口腔镜检查或活检。
牙或耳出现牵涉性痛。牙齿或耳朵出现持续性疼痛,特别是没有明显的牙病或耳部感染史,可能是头颈部肿瘤的表现。这种痛感是由肿瘤压迫附近的神经或组织引起的。筛查建议:如果出现持续性牙痛或耳痛,应及时就医,若经排查没有发现明显诱因,应检查是否存在头颈部肿瘤。
吞咽困难。吞咽时感到疼痛,尤其是在吞咽固体食物时感到困难,可能是咽旁肿瘤压迫吞咽通道导致。筛查建议:如果吞咽困难持续超过两周,尤其伴有体重下降或疼痛加重,应尽早进行咽喉镜、CT等检查。
语言能力异常。如果肿瘤生长影响到声带、舌头或喉部的功能,就可能表现为语言能力异常,如舌头活动困难、发声困难或发音异常等。筛查建议:如果发现自己声音变得低沉、沙哑或发音困难超过三周,需警惕舌癌或喉癌,应尽早就医进行喉镜或影像学检查。
持续声嘶。在没有感冒或感染的情况下,持续性的声音沙哑或声嘶可能是咽喉癌的表现。这是因为,喉部、下咽肿瘤常常首先影响声带的正常功能,导致发声困难。筛查建议:持续声嘶超过三周,特别是伴随吞咽困难或颈部肿块时,要尽早进行喉镜检查。
单侧扁桃体增大。成年人扁桃体增大,尤其是单侧增大,可能提示喉部或咽部肿瘤。筛查建议:有长期的扁桃体肿大、反复感染和异物感,应尽快就医,进行喉部和咽部检查,排除恶性肿瘤。
持续单侧鼻塞、出血及梗阻。对于鼻腔癌或鼻咽癌的患者来说,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压迫到鼻部内在结构,就可能导致长期单侧鼻塞、鼻涕不易排出,尤其伴有头痛、面部肿胀等类似鼻窦炎的症状。如果肿瘤侵犯到血管,可能会引发出血。一般来说,在没有明显的外伤或过敏史时,持续单侧鼻出血,也需警惕鼻腔癌或鼻咽癌。筛查建议:如果单侧鼻塞严重、持续鼻出血且伴随头面部异常时,应考虑进行鼻腔CT或鼻咽镜检查。
单侧听力丧失。单侧耳聋,尤其是伴有反复的中耳炎时,可能是肿瘤侵犯或压迫耳部结构导致的听力障碍。筛查建议:到耳鼻喉科检查,排除耳部肿瘤。
面部肌肉异常。脑神经麻痹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信号之一。如果头颈部肿瘤压迫到脑神经,可能会导致面部肌肉麻痹、眼球运动受限等症状。筛查建议:当出现脑神经功能异常,应尽快做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
定期体检发现异常
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头颈部的物理检查,尤其是对颈部、口腔、喉部和鼻腔的检查非常重要。医生可通过视诊、触诊、听诊等方法,发现早期的肿块或异常表现。影像检查也是临床常用方式,除了大家熟知的CT和MRI,还可以使用内窥镜,如鼻咽镜、喉镜等,直接观察头颈部的内部结构,进行早期筛查。
对于可疑的肿块,活检是最终确诊的方法,可以明确肿瘤细胞是否为恶性,并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总之,早期发现头颈部肿瘤至关重要。了解常见症状,并定期筛查,是预防该类肿瘤的有效手段。大家要记住上述10个预警信号,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能够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的机会,改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