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治医师、注册营养师 陈彤颖
本报记者 叶雪辰
近日,一名网红博主称,喝奶粉的婴儿容易哭闹、生病、水肿,古法熬制米汤可以完全代替奶粉和母乳,建议喂婴儿喝米汤到10个月大,再换莲藕粥喂养。这一观点引起热议,一些网友附和,提倡用老一辈留下的“土法”育儿。然而,这些办法真的靠谱吗?为此,本报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治医师、注册营养师陈彤颖。
观点1:米汤代替母乳、配方奶粉。米汤是用大米加水长时间熬煮后滤去米粒后的浓稠汤水,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其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远不如母乳和配方奶粉。长期仅喂养米汤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发育。过去,受物质条件限制,很多人在母乳不足时尝试用米汤应急,只起到提供能量的作用,属无奈之举。当今物质条件丰富,有更多的喂养选择,建议首选母乳,若无法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粉。
观点2:米油代替高铁米粉。米油是煮米粥时浮于表面的浓稠液体。民间有传“米油赛人参”,不少人认为,婴儿的第一口辅食应该是米油,而高铁米粉是“智商税”。6月龄后,婴儿体内的铁储备耗尽,但母乳中的铁含量较低。6月龄到2岁婴幼儿每日辅食中,若没有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容易导致铁缺乏。婴儿辅食应从富含铁的肉/肝泥、铁强化谷粉(如高铁米粉)等糊状食物开始,一般的米粉、米油中的铁含量远远不足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
观点3:尿布代替纸尿裤。有些老人会将棉布或废旧衣物裁成尿布给婴儿使用。陈彤颖表示,传统尿布可能柔软亲肤,但吸水性较弱,很容易渗漏,而且需要频繁更换、清洗、消毒,程序较繁琐,若清洁不当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相对而言,纸尿裤的吸水性更佳,让婴儿的臀部更干爽,且处理更便捷。因此,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正规渠道购买的纸尿裤。如果要使用传统尿布,建议及时更换,清洗后要高温消毒。
观点4:艾草水洗澡防病。艾草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等功效。老一辈会用艾草水给新生儿或婴幼儿洗澡,认为可以杀菌止痒、提高免疫力。陈彤颖表示,在确认孩子无过敏风险且皮肤无破损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用艾草水进行清洁护理,但要避免太频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日常清洁时,温水即可满足基本护理需求。
观点5:摇摇篮哄睡。摇摇篮的历史由来已久,被视为安抚婴儿入睡的有效工具。陈彤颖表示,规律性晃动可以模拟婴儿在母体内的感觉,确实有利于婴儿的睡眠,但目前并不提倡摇晃哄睡这种做法。过度的哄睡安抚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观点6:绑腿矫正腿型。老一辈观念中,新生儿腿部弯曲是异常现象,于是会将婴儿的双腿拉直并绑紧来矫正。其实,1岁以前,婴儿腿部自然弯曲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自然调整,如果强行给孩子绑腿会影响其髋关节发育。不过,如果婴儿出现腿型不对称或腿型严重异常,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不可盲目自行“矫正”。
观点7:剃胎毛促头发浓密。剃胎毛,长期以来被视为一项传统礼俗,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的头发更浓密。陈彤颖表示,孩子的毛发与遗传、营养状况等相关,剃胎毛并不能增加毛囊数量,剃得太干净反而可能损伤毛囊。即使孩子出生时毛发稀疏,只要保证营养充足、维持头皮清洁,头发就会逐渐生长起来。
观点8:捏鼻梁使鼻梁变高。老一辈认为,多捏捏可以让孩子的鼻梁变得高挺美观。事实上,鼻梁高度主要由基因决定,没有证据表明通过捏鼻梁能使其变高。由于婴儿的鼻骨尚未完成骨化,如果频繁捏鼻梁,可能会损伤鼻骨发育,影响呼吸功能。家长应顺其自然,避免通过外力干预孩子面部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