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肝、糖代谢病要一起治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赵文惠   □主治医师  谷良标   □副主任医师   金丽霞

全球范围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第一大慢性肝病。它与糖尿病如同“一根藤上的两个瓜”,相伴相生,共同促进多种疾病甚至肝脏恶性肿瘤发病。多家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的糖尿病指南中,均强调要重视两种疾病的早期筛查,并充分发挥生活方式干预、减重及药物治疗的作用,以最大程度降低疾病负担。

肝脏是人体生化代谢的中心器官,会对糖代谢、脂代谢等产生重要影响。据统计,超过50%的2型糖友同时患有脂肪肝,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发展到肝炎阶段。这两种疾病之所以喜欢同时出现,原因在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核心就是胰岛素抵抗。当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减弱、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这目前被认为是多数2型糖尿病发病的起始因素,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为肝脏提供了过量的游离脂肪酸,推动了肝脏脂质沉积,进而导致脂肪肝形成。

糖尿病和脂肪肝不仅互为独立危险因素,两种疾病的共患人群还面临着更高的肝硬化、肝恶性肿瘤、肾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正因如此,国内外多个指南均强调对两种疾病的共同管理、协同治疗。

早期的糖尿病和脂肪肝都“不疼不痒”,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来说,超重/肥胖者需要警惕这两种疾病共患,尤其是合并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代谢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上述高危人群至少每年对血糖、肝脏进行一次评估,可以使用普通超声进行脂肪肝的常规筛查。目前认为,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肝纤维化相关检查,可及时发现肝脏问题。

对于已经明确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患者,先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患者应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如有必要,可以至医院开具饮食方案和运动处方;超重或肥胖的糖友应努力减重,以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和肝脏脂肪堆积。

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通过药物进行干预。近年来,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展示出良好的降糖、减重及改善脂肪肝的效果,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胰岛功能尚可,没有严重肝肾疾病、没有甲状腺癌及胰腺炎病史的人均可使用,但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启用,并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此外,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TZD)等药物也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