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梅迎晨 □主任医师 刘 巍
“三高”家族中,高血脂要通过血液检测才能发现,患病症状也不显著,常被人忽视,但它的“杀伤力”不可小觑。血脂异常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隐形推手。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达40.4%,该群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达标率不足30%。近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发布《成人血脂异常药物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不仅强化风险分层理念,还引入多项创新疗法,标志着血脂管理从“粗放式”向“精准化”的改变,为全球血脂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先评分,再治疗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血脂异常俗称高脂血症,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指南》中首次建议,调节血脂前,先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外周动脉疾病等)风险评估,强调“先评估、再决策”的诊疗流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是通过整合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史、家族史等多维度数据,预测未来10年或余生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概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但非唯一决定因素,《指南》建议结合整体心血管病风险,再制定血脂干预策略。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以下几个。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0年风险预测模型。它基于我国人群流行病学数据开发,通过公式计算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指标的加权风险值,适用于40~79岁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的成年人。临床中,可通过手机APP或计算器快速获取结果。该方法简便易行,贴近我国人群特征,缺点是未纳入基因、炎症标志物等新兴指标,评估不够全面。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联合队列方程。是美国广泛使用指南所推荐的工具,经大规模社区人群数据的验证。虽然它指标全面,预测精度较高,但因为是美国制定模型,亚洲人群的适用性稍逊,可能高估疾病风险。
另外,冠脉钙化评分,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等风险增强因子,虽然也可提供疾病风险信息,但其对上述模型结果的改善有限,且可能增加额外的成本和风险,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
量体裁衣降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所以被称为坏胆固醇,是因为它会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研究显示,坏胆固醇每降低1毫摩尔/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可减少20%~25%。
《指南》显示,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高危患者,应将坏胆固醇目标值设定为低于70毫克/分升(约1.8毫摩尔/升)。相关研究提示,将坏胆固醇降至该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风险。
另外,目前尚不清楚将坏胆固醇维持在55毫克/分升(约1.4毫摩尔/升)以下,能否带来额外的心血管保护,反而可能增加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指南》不再强调将该指标降至这一极低水平。
《指南》建议,设定坏胆固醇目标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偏好等,一些老年人或合并多种并发症人群,过度降低坏胆固醇可能带来额外的治疗负担和潜在风险。选择药物时,建议充分考虑药物耐受性及患者经济负担。
精准用药实现早降、强降
《指南》明确“他汀基石+强化联合”的用药路径,即所有无禁忌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应启动他汀治疗;他汀不耐受者,可换用其他剂型或联合依折麦布;极高危且坏胆固醇未达标者,优先加用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指南》强调早期就可启动联合用药,以使血脂快速达标,从而缩短高危患者的风险暴露时间。一般来说,联合用药可通过多靶点机制,实现强化降脂目标。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基石用药。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中的HMG-CoA还原酶来发挥作用,这种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理论上可将坏胆固醇降低20%~55%。临床中,他汀适用于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尤其适合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虽然疗效确切,但高剂量用药可能引发肝酶升高(发生率为1%~2%)及肌肉疼(发生率为0.1%~0.2%)。部分研究发现,亚洲人群对高强度他汀的耐受性较低,一般推荐从中等强度开始用药,如每天服用20毫克阿托伐他汀。
最强辅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包括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可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与他汀联用可再将坏胆固醇降低15%~20%,尤其适用于他汀不耐受或需强化降脂的人。这类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但单药疗效有限,需联合他汀使用。
降脂“新星”。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属于皮下注射药物,是近年来热门的心血管创新药,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联合用药后血脂仍不达标的极高危患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单克隆抗体抑制PCSK9蛋白,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回收,可将坏胆固醇降低50%~60%。该药降脂强度显著,可每两周注射一次,所以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高,但价格相对昂贵。
另外,《指南》提出,血脂异常患者若他汀不耐受,且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患病风险增加,建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贝哌地酸;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在他汀基础上,加用二十碳五烯酸(EPA),后者可通过减少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产生,降低甘油三酯。EPA在深海鱼类及淡水鱼虾贝类中含量丰富,具有调脂、抗炎、抗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