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地舒单抗,治骨松抗骨癌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白研

“医生,我爱人乳腺癌出现了骨转移,有什么药物可以控制吗?”“医生,这种治疗癌症的药也能治疗我的骨质疏松症吗?”随着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一种名为地舒单抗的药物改变了骨骼相关疾病的治疗格局。它既能在肿瘤患者骨转移治疗中大显身手,也可在骨质疏松症中发挥独特优势,是临床优选的骨改良药物。

地舒单抗是一种人免疫球蛋白G2(IgG2)的单克隆抗体,作用机制是高度特异性靶向调控骨代谢的RANK/ RANKL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及存活,减少骨吸收,从而改善骨量及骨质,有效缓解患者因骨转移、骨质疏松等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上市以来,该药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多个适应证。2019年5月21日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实体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多发性骨髓瘤和骨巨细胞瘤等疾病的治疗,目前是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中骨相关事件的骨改良药物。

骨改良药物是一类缓解因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相关事件的药物。地舒单抗不同于以往的骨改良药物(比如唑来膦酸、伊班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其优势在于:一是具有靶向性,通过特异性信号通路,发挥对骨转移的防治作用;二是临床疗效优于双膦酸盐类药物,且对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效;三是安全性好,不通过肾脏清除,肾功能受损程度对地舒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无影响,无需调整剂量;四是使用方法更便捷,双膦酸盐类药物需要静脉注射,而地舒单抗为皮下注射。

需要提醒的是,地舒单抗注射液有两种规格(60毫克和120毫克),治疗目的不同,临床使用剂量、频次也完全不同,一定要避免用错:60毫克规格用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女性、高骨折风险者),皮下注射,每6个月1次;120毫克规格用于肿瘤相关骨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实体瘤骨转移,预防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同样是皮下注射,每4周1次。

除此之外,使用地舒单抗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用药前应充分评估与准备,要监测血钙,如有低钙血症(血钙<2.1毫摩尔/升)必须纠正后再用药。2.使用前需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3.用药期间注意监测与管理,关注低钙血症、颌骨坏死、肌肉骨骼疼痛、感染风险增加等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少数患者会出现皮疹,必要时暂停用药。4.颌骨坏死高风险人群,如既往有颌骨放疗、拔牙或种植牙史、牙周疾病等,用药前建议完成必要的牙科手术,术后至少2周再开始地舒单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