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供稿
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89岁的藏族老人扎西(化名)面临生命危机——他的心跳一度跌破每分钟40次,随时可能停止。更让人揪心的是,老人身形消瘦,患有肺栓塞且长期服用抗凝药,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的高出血风险让当地医生束手无策。
转机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简称“瑞金医院”)援藏专家汉辉主任的一个电话。接到求助后,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立即派出凌天佑、林长坚两位专家飞赴西藏日喀则。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医疗团队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一场生命接力——通过股静脉将一枚仅胶囊大小的双腔无导线起搏器精准植入老人心脏。随着设备开始工作,老人的心率很快恢复到70次/分钟,心房与心室重新协调跳动。这不仅创造了青藏高原地区该手术的最高龄纪录,更让老人重获新生。
同一天,医疗团队为一位76岁患者实施了同样的手术。两位老人术后恢复良好,多年的心脏问题迎刃而解。这样的奇迹背后,是瑞金医院心内科团队7年来的技术积淀。自201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技术以来,该团队已完成300多例手术,并将这项“四无”技术(无切口、无伤疤、无导线、无囊袋)推广至全国14个省份的30余家医院。
吴立群教授介绍,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无导线技术并发症减少近一半,特别适合高龄、多病共存的患者。这种仅2克重的“胶囊”起搏器不仅能兼容核磁共振检查,电池寿命还可达十多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手术负担。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这项创新技术正为更多像扎西老人这样的患者送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