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中医师 宋康
本报特约记者 陈岩明 孙菊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嗽虽以肺为主病之脏,但还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中医师宋康教授表示,在当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还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使得咳嗽的成因更加复杂。
宋康举例,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损伤肾气,肾主水,肾气不足则水液代谢失调,痰湿内生,上扰肺脏,导致咳嗽。《黄帝内经》指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现代人常食用寒凉食物,导致脾胃虚寒,寒邪上犯于肺,引发咳嗽。此外,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肝气疏泄,肝气郁结,横逆犯肺,导致咳嗽。《温病条辨》指出,温热病邪在体内传变过程中可影响多个脏腑,最终累及肺脏,引发咳嗽。不难看出,防治咳嗽需从整体出发,调理脏腑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以增强机体正气,抵御外邪入侵。宋康针对四季特点,总结了一套“四时防咳法”。
轻宣疏肝治春咳
春季肝气旺盛,情绪容易波动,如焦虑、抑郁、愤怒等。这些情绪变化反过来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进而影响肺气宣发,引起春咳。
古语有言,“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说明春季宜用辛味药物疏肝解郁。宋康在治疗春季咳嗽时,强调顺应春季风之轻扬,采用轻清宣散的药物,可事半功倍。风先犯鼻,过咽入肺,鼻为肺之上窍,治肺先治上,可选用藿香、白芷、蝉衣、桔梗等轻清之品,以宣窍散邪;同时,选用苏叶、枇杷叶、桑叶、薄荷等轻清之品,以宣肺调气;春季肝气易旺,女性以肝为先天,更易遭受春咳侵扰,故针对女性患者,应在方中加入柴胡、枳壳、玫瑰花、绿萼梅等理气疏肝之品。宋康治疗春咳尤其喜用“六神曲”,其可祛风解表、疏肝和胃,为应春之药。此外,六神曲还有非常好的消食化积、健脾和胃作用,可有效调理现代人常见的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问题。
化湿运脾清夏咳
夏令气候炎热,人们常过度依赖空调和冷饮,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黄帝内经》指出,“暑多挟湿”,夏季暑湿之邪易困脾胃,脾失健运,清气不升,聚湿生痰,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引起咳嗽。
宋康在治疗夏季咳嗽时,特别强调化湿运脾,常选用藿香、佩兰、青蒿、竹茹、苍术、厚朴等化湿之品,这些药物不仅能解体表暑湿,还能清体内湿浊,适用于夏季咳嗽且苔腻者。化湿时,还需分清表里,藿香、佩兰能解体表暑湿,苍术、厚朴善清体内湿浊,青蒿、黄芩、竹茹可化半表半里之湿邪,应随病位选药。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阳暑易伤津耗气,因此清热化湿不可太过燥烈,以免伤及阴液。可选用鲜石斛、鲜芦根、鲜荷叶等新鲜之品,以顾护津液。此外,夏季暑湿易困脾胃,治疗时还应运脾醒胃,以绝生痰之源,可选用炒白术、炒扁豆、炒谷芽等健脾化湿之品。
润燥养肺缓秋咳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肺津,导致肺失柔润而咳。同时,很多人因天气凉爽而减少饮水量,进一步加剧秋燥现象。此外,秋季渐凉,不少人的饮食偏向辛辣、油腻,这些食物容易助火生燥。《黄帝内经》指出,“燥胜则干”,燥邪损伤人体津液,就会导致干咳少痰、咽干鼻燥等症状。
宋康治疗秋季咳嗽,强调重用制紫菀、制百部、制冬花、川贝、天花粉、沙参等润燥之剂。秋燥有温凉之分,初秋多见温燥(因夏热之气未退,燥与热合),深秋多见凉燥(因冬寒之气来临,燥与寒合),宋康主张治燥应温凉两用,因时制宜,根据燥之寒热不同,调整温凉药物比例。温燥者以辛凉甘润为主,重用辛凉的桑叶;凉燥者以苦温甘辛为主,重用辛温的苏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酌加麦冬、沙参、扁豆、茯神、山药、白术、炒谷芽、炒麦芽等药物,以甘温补脾、甘凉养胃。
补肺滋肾疗冬咳
《伤寒论》中提到,寒邪外袭,易伤肺阳,引发咳嗽。宋康表示,冬寒射肺,血行不畅致瘀,水饮不运成痰,肺气不利,失其宣降之职,且临床许多咳嗽患者有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病,久病瘀血,瘀化痰水,每遇冬寒外袭,内外合邪,引发咳嗽。
冬季治咳宜取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温肺化饮,同时需注重祛除瘀血等病理产物。宋康临床常用瓜蒌皮、薤白、当归、川芎、香附、杏仁、赤芍、白芍等行气活血祛瘀。此外,肾与冬气相通应,冬寒最易伤肾。肺肾两脏,金水相生,协调呼吸,共主水源。故治疗冬咳还需固肾求本,宋康主张加用生地黄、熟地黄、仙灵脾、紫河车、鹿角霜、仙茅等,以滋肾培元、温阳散寒。
扶正御邪,防咳之本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宋康认为,这也是防治咳嗽的法宝。
顺时御邪,固护阴阳。春夏季节阳气旺盛,应顺应其升发之势,适当晚睡早起,多接受日光浴,不过度贪凉饮冷,以免损伤阳气。秋冬季节阳气内敛,应早睡晚起,避免过度劳累和出汗,以固护阴精。
和志安神,气机自畅。日常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踏青、散步等,以舒缓情绪、调畅气机。
勤运气血,导引通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阳气的宣发和防御功能。平时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导引术,这些运动不仅能调节气血,还可增强体质,使阳气周流,令外邪难以侵入。 节食养中,培土生金。均衡的饮食结构,尤其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可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此同时,避免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烤之品,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保护脾胃可以防止痰湿生成,增强卫气,固护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