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献血者减免血费线上搞定

受访专家: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  王鸿捷,本报记者  钟财芬

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是2025年卫健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之一。为加快政策落地,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血站和用血医疗机构全面实现无偿献血者无论何地献血、何地用血,均可线上办理血费减免。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优化献血服务、保障献血者权益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不断完善,献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千人口献血率(每千人口中无偿献血者的比例)达11.4。同时,近年来我国献血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人口老龄化导致适龄献血人群减少;线上生活方式普及,改变了居民的行为习惯,人员流动增加、献血地点分布不均等因素,共同导致全国献血量下降。而临床用血需求却在持续攀升,供需矛盾凸显,季节性、地区性、偏型性血液紧张频现。据北京市人大代表孟凡2019年透露,北京用血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在此背景下,优化献血服务成为缓解供需缺口的关键举措,血费减免是重要抓手。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王鸿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根据《献血法》,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可免交或减交临床用血费用。但此前受限于服务模式,献血者办理减免往往需要前往其献血所在地的血站或邮寄材料,流程繁琐、时效性差,特别是异地用血时,频频引发“献血容易用血难”的争议,影响献血者的积极性。新政策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地域壁垒,正是对这一痛点的精准回应。

国家卫健委依托微信“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小程序,搭建了全国血费跨省异地减免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办理上万例跨省异地血费减免申请,为献血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积极响应,结合本地情况,推出多样化的血费减免在线办理途径,让献血者“不跑路”。

以北京为例,王鸿捷介绍,早在2019年,北京市卫健委联合驻京部队血液管理协调机制办公室发布《北京市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免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医疗机构直免+自助报销”双轨模式。献血者在京内医疗机构用血时,可在费用结算环节直接享受血费减免,无需额外申请;对于在京献血、异地用血的情况,可通过“首都献血服务网”、微信公众号“首都献血”或应用程序的“献血服务”模块,提交身份证件、收费票据及用血明细等材料,直接办理报销或减免;异地献血、在京用血者,则可通过“全国电子献血证”微信小程序完成减免申请。这种多元化服务模式,充分考虑了献血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了血费减免的便利性。

尽管“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政策在各地取得积极进展,但政策的落地过程中仍面临挑战。王鸿捷指出,当前各地血费减免规则尚未完全统一,部分省份在亲属用血范围、减免比例等细则上存在差异。这使得跨区域用血线上报销时,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需反复核实地方政策,无形中增加了协调成本和办理周期。以异地献血者或其家属在京用血为例,京内医疗机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员需与原献血地血站逐一确认当地规则,才能为其办理减免。

对此,王鸿捷建议,一是推动全国献血政策统一,使血费减免办理程序和规则实现“全国通行”,避免因政策差异带来办理不便;其次,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例如建立公安户籍信息、医院患者信息、血站献血者信息的共享系统,当献血者或其家属入院,系统可自动识别其献血记录,并依据当下政策即时实现“无感直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