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躲在脑静脉里的“刺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郭鹏

提到脑血管疾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背后的元凶往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颅内动脉瘤等动脉问题。但其实,脑血管不仅有血液的“进口”——动脉,还有血液“出口”——静脉。潜藏在大脑深处的静脉系统承担着清除代谢废物、维持颅内压力稳定的重任,容纳了近70%的脑组织血容量。若把静脉比作城市排水管网,其功能受阻会导致脑部“积水”“淤堵”,带来的不仅仅是头痛或乏力,还可能是脑水肿、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

症状与偏头痛类似

脑静脉系统主要包括皮层静脉、深静脉和静脉窦等结构,主要任务是将脑组织代谢后的“废血”引流出颅内,进入颈内静脉,再回流至心脏。该系统与脑脊液循环和类淋巴系统协同工作,维护着大脑环境稳定。简单来说,动脉是运送营养物质的管道,静脉则起到了清理作用。若静脉“排水”不畅,脑组织可能发生水肿、出血,甚至导致大面积脑功能障碍。

近日,医院门诊接诊了一位45岁女性患者。她反复头痛、恶心、视物模糊,起初以为是偏头痛或眼压高导致,服用止痛药也不起效。之后,她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来到医院就诊。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颅内已形成静脉窦血栓。这是一种严重的脑静脉疾病,血液检查提示凝血功能异常,医生进一步追问病史发现,她长期口服避孕药,且曾有下肢静脉血栓史。经抗凝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视力也逐渐恢复。

事实上,由于多数脑静脉疾病的首发症状为“头痛”“乏力”,极易与感冒、偏头痛混淆。同时,这类疾病影像识别难,常规CT难以发现静脉病变,需要特殊的核磁共振成像或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才能检出。再加上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对脑静脉病的警惕性,医学科普也更重视动脉疾病,使该病常常被忽视。脑静脉功能一旦受损,最可能导致四种后果。一是颅内压升高。患者会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出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二是脑水肿,可能影响神经元功能,造成认知或运动障碍。三是脑出血,尤其是静脉窦血栓造成的继发性出血。四是癫痫发作,静脉回流障碍会引起局灶性脑组织刺激。

三大病常见且危险

临床中,以下三类脑静脉疾病最常见,也最危险。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指大脑内负责回流血液的静脉窦发生血栓堵塞,影响脑部“排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100万的人患这类疾病,高危人群以女性为主,尤其在妊娠或产后期;有长期卧床或静脉血栓病史者;口服避孕药者;血液高凝状态,如有抗磷脂综合征者、肿瘤患者。疾病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若不及时干预,该病可能快速进展为脑疝(shàn,脑组织从正常位置移位至临近间隙的一种病症)、昏迷,甚至死亡。

静脉性脑出血。与动脉性脑出血不同,静脉性出血是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脑组织渗血。该病往往是因长期脑静脉压力增高,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尤其会发生在脑深部、丘脑或基底节区域。高血压但动脉结构正常者、脑静脉发育异常者、静脉血栓未及时治疗者,为该病高发人群。发作时,患者会突发性偏瘫,或出现语言障碍、意识模糊等表现。若能明确诊断并解除静脉压迫,患者通常预后较好;若误将该病当成普通脑出血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脑静脉畸形。脑静脉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结构异常,包括静脉引流异常、动静脉之间缺乏正常毛细血管过渡。数据显示,脑静脉畸形约占脑血管畸形的60%,多在年轻患者中被偶然发现。一般有家族血管畸形史者、青少年癫痫患者、青壮年突发性脑出血患者,更易得该病。部分脑静脉畸形患者无患病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轻度头痛,甚至猝死。尽管脑静脉畸形的出血风险低于动静脉畸形,但若引起静脉回流障碍,仍可能严重损伤脑功能。

脑静脉疾病轻症患者或疾病早期阶段,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抗凝治疗,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或疾病发展;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可采取溶栓治疗等;还可实施介入治疗等微创手段,通过导管在血管内部操作,达到治疗目的。

保证吃好动足睡饱

脑静脉系统虽然不像动脉那样“显眼”,却是大脑健康的根基。想要守护这条隐秘的生命通道,日常生活中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吃淡点,避免血发黏。避免高脂、高糖饮食,控制体重,减少血液高凝状态;控制盐分摄入,防止血压波动,保护脑血管内皮。平时多喝水,保持血液稀释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日常饮食中,可适量摄入富含欧米伽-3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等。

常活动,保证血流畅。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进一步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白天常站起来活动筋骨,尤其是久坐上班族。另外,做瑜伽、拉伸也有助改善静脉回流。

睡得好,清除脑垃圾。大脑的废物清除系统(类淋巴系统)在深度睡眠中最活跃,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有助夜间脑部静脉回流。睡前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减少电子产品刺激,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此外,还要警惕一些高危药物与状态。如不随便服用避孕药或激素类药物;有血栓家族史、恶性肿瘤、长期卧床者,必要时要做静脉血栓筛查。生活中,一旦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排查脑静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