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长用“强心药”反累垮心肌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彭向东

“医生,我最近喘得厉害,浑身没劲,腿还有点肿,听说有种‘强心药’效果特别好,吃了心脏就有劲了,能不能给我开点?”当心力衰竭(即“心衰”)带来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严重影响生活时,许多患者和家属都迫切地寻找能立竿见影的“强心药”。其中,地高辛、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药物因短期效果明显,常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误认为能“根治”心衰。实际上,心衰患者必须极其谨慎地使用这类强心药。它们犹如一把“双刃剑”——短期可能缓解部分症状,但长期或不当使用,反而可能加速心肌损伤、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所谓的“强心药”,其作用原理像给心脏“打兴奋剂”,主要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让心脏每次搏动能泵出更多血液,常见药物包括洋地黄类(如地高辛)、β受体激动剂(如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米力农)。这些药物在使用时,可能引起以下风险。

1.加重心肌损伤,加速疾病恶化。心衰者的心肌很脆弱,使用强心药虽然可以强行让心脏短期超负荷工作,增加泵血,但会消耗更多能量,增加心肌耗氧量。长期下去,心脏就会像一匹疲惫不堪但拼命奔跑的马,反而会累垮,加速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导致心衰进一步恶化。

2.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强心药容易干扰心脏正常的电信号传导,特别是地高辛,其“治疗窗”很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过量或即使剂量合适,在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下,极易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这是导致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

3.导致低血压。部分强心药(尤其是静脉用的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能导致血压突然下降,减少重要器官的供血,引起头晕、晕厥甚至休克。

4.增加死亡率。长期口服某些强心药或长期依赖静脉强心药维持,与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

总之,临床一直强调,强心药在心衰治疗中并非一线药物,主要用于特定且严重的情况,且通常是短期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其适用范围包括: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及特定类型的心衰(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终末期心衰的姑息治疗等。

使用强心药时还应牢记以下安全守则:1.严格遵医嘱,绝对不要自行购买、加量、减量或停用强心药。2.定期复诊与监测,包括血药浓度监测、心电图、肾功能和电解质。3.警惕中毒信号,一旦出现胃肠道反应、视觉异常(如看东西发黄、发绿)、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头痛、乏力、疲倦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4.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如西柚等)。5.严格遵医嘱限制液体和盐(钠)的摄入量,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