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开胸不止挺胸抬头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苟波

在健身与瑜伽领域,“开胸”几乎成了改善呼吸和体态、提升气质的必备内容。许多人以为“开胸”就是挺起胸膛,需要大量练习扩胸,还要将肩向后掰,胸腔向前顶起,以塑造挺胸抬头的挺拔感。然而,不少人在一味“开胸”锻炼后,非但没有带来预期的健身效果,反而出现平背、肋骨外翻、颈肩背痛等体态失衡问题。这是因为锻炼不当打破了之前人体的平衡状态,导致运动性伤病问题。

胸椎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灵活性关节,如果其灵活性受限,向上会影响颈椎功能、向两侧会影响肩关节功能、向下会影响腰椎功能、向内会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广义的“开胸”是指恢复并优化肩带与胸廓的整体功能与空间结构,绝非简单挺起胸骨。开胸应建立在以下三大基石之上。1.关节功能完整:胸椎需维持其自然的生理曲度,具备良好的灵活度,尤其是旋转功能;同时,肩关节中的盂肱关节、胸锁关节等功能正常。2.整体联动协调:开胸是肩带、颈椎、胸椎及整个胸廓在三维方向(上下、左右、前后)的协同延展或扩张。3.胸廓肌群平衡协作:胸廓前后、两侧、上下肌肉力量的平衡和功能协调,能使胸腔向各方向充分展开;同时能稳定肩胛骨、核心肌群、颈椎等,并保证呼吸协同和胸廓的扩张能力。

真正的开胸,并非单一地向后拉伸或胸向前挺,而是动员整个胸廓关节和肌肉共同参与的精密协作练习。科学的开胸训练,能实现顺畅呼吸、改善体态、缓解疼痛、为上肢推拉举等动作提供稳定高效的基础,提升运动表现。长期伏案工作者、存在含胸驼背等不良体态的人群、呼吸功能不佳者、胸椎灵活性不足的人尤其需要练习开胸。下面推荐几个动作,建议每周练2~4天,每天2~3组。

改良靠墙上举(如图①)。背靠墙,双脚离墙约一步,屈膝微蹲,手臂屈肘约90度,手背、肘部轻触墙面。吸气,双臂缓慢沿墙上举至舒适高度,过程中想象肩胛骨下角向下、向腋窝方向滑动,避免耸肩或过度夹背;呼气,控制肩胛骨内侧缘主动贴墙下滑回原位,每组8~12次。

“Y-T-W-L”字母操。站立,髋部和膝盖微屈,躯干前倾约20度,双手拇指呈“点赞”手势,大拇指朝后,双臂上举约135度呈Y字;双臂向两侧打开呈T字;屈肘90度,大臂与躯干夹角45度,双臂在体侧呈W字;屈肘90度,大臂与肩同高,两只手臂分别呈L字。呼气时,每个字母做到最大幅度并保持3~5秒,感受后背肩胛骨收紧,吸气时放松回到起始位;每组3~5次。

跪姿胸椎旋转伸展(如图②)。跪姿,双手、双脚支撑在地,双膝与髋同宽,双臂垂直于地面。吸气,保持骨盆和腰椎稳定、核心收紧,左手放在头后,胸椎段向左侧旋转,感受胸椎段伸展;呼气,还原动作;再换对侧,左右交替为一次,每组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