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眼睛累了牵连全身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褚利群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高  伟

本报记者  田雨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眼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压,不少人除了睡觉以外多数时间都在盯着屏幕。作为人体最精密的感觉器官,眼睛负责接收九成外界信息,特别容易超负荷工作。中医认为“累从眼入”,即身心疲惫发端于眼睛。眼累不仅会引发眼部问题,还可能导致身体其他系统“罢工”。

累从眼入,久视伤血

最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褚利群接诊了一位“眼累”患者。28岁的小刘是一名互联网行业工作者,朋友常打趣他年纪轻轻却眼里无光,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感。前不久,他总感觉看不清东西,休息后也未缓解,便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一只眼睛已经出现黄斑损伤。小刘自述,近来工作压力大,每天看电脑时间超过12小时,除了看不清,还觉得全身无力。

褚利群表示,眼睛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全身经络相互关联。《灵枢·大惑论》中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口问》中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意思是说,眼睛的功能依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反之,脏腑精气的盛衰均能反映于目。“所谓‘久视伤血’就是长时间用眼,导致气血过度消耗,因此全身都会疲劳。”褚利群说,如果加之熬夜、休息不好,身体能量得不到补充,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伟表示,从西医角度来看,眼部疲劳会通过神经、肌肉等组织传递给身体其他部位,也能解释为何“累从眼入”。人体有一条神经反射链,从眼睛连接到大脑和身体各处。研究发现,当视疲劳发生时,大脑内的免疫细胞会持续释放出一种含有“攻击命令”信息的因子,导致大脑疲劳,进而影响全身。不仅如此,持续的眼部活动十分耗费身体能量。褚利群表示,黄斑区作为眼睛视物最重要的部分,负责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代谢极其旺盛,对能量的需求非常大。

用眼过度全身不适

眼睛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导致皮质醇水平异常,从而引发全身不适。

眼睛干涩痛。一般人每分钟眨眼15~20次,即每3~4秒就会眨一次眼。为了接收短时间内涌入的大量信息,人眼在紧盯屏幕时,眨眼次数会锐减至正常情况的1/3,负责润滑眼部的泪液加速蒸发,造成眼睛干涩、灼热,出现流泪、胀痛等不适。

大脑变卡顿。眼睛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会引发睫状肌痉挛,刺激三叉神经末梢,将疼痛信号传导至大脑皮层,引发头痛、头晕。大脑在应对眼睛传来的“高压警报”和持续处理的视觉信息时,会消耗大量“内存”,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决策困难等问题。

心脏负担重。大脑持续高负荷接收和处理视觉信号后,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触发“战斗或逃跑”指令。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管紧张收缩,血压攀升,心率也会跟着加快。长期如此,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导致心脏病风险上升。

胃肠闹脾气。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还会干扰消化系统,导致胃肠蠕动减缓或异常活跃,消化液分泌异常,从而引发恶心、胃胀、嗳气、食欲不振等。

睡眠质量差。眼睛长时间受到外部刺激,神经系统、视皮层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令大脑过度警觉,从而引发睡眠困难或睡眠浅等问题,影响睡眠质量。而良好的睡眠是情绪稳定的基石,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情绪失调,甚至精神疾病。

肩背酸胀痛。交感神经被激活后,体内能量分配出现倾斜,会优先供应维持“战斗状态”的器官和系统,从而导致其他部位供能不足,代谢废物堆积,引发全身疲劳。而为了看清屏幕,人们会不自觉地探颈、驼背,颈椎后侧肌肉为了拉住头部,必须持续拉伸,肩部、背部、腰部肌肉也得不到放松,时间久了会出现酸胀、疼痛、僵硬等不适。

给眼睛定个“放松计划”

高伟提醒,全身疲劳,眼睛是开端,因此要读懂眼睛在连续工作后发出的疲惫信号。1.视觉改变。长时间工作或刷手机后,很多人会发现眼前文字开始模糊、重影,甚至出现暂时性视力减退,需要眯眼才能看清,这说明眼睛的“对焦”功能已不堪重负。2.干涩酸胀。如果眼睛出现酸胀,并伴有畏光、疼痛、眼皮跳等问题时,说明眼部肌肉过度紧张。3.头晕头痛。若出现没有缘由的头痛,尤其是前额或太阳穴周围“一抽一抽”的疼,说明眼睛可能过度疲劳,将压力传递给了大脑。

两位专家表示,日常可通过“六字诀”呵护眼睛。

练。每看屏幕20分钟,就向20英尺(约6米)外眺望20秒,最好是有绿植的户外景观。长时间工作或学习,每隔1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会儿,促进气血循环。

睡。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的优质睡眠,晚间最好10~11点就寝,睡前2小时就应该停止使用电子设备,避免在强光或昏暗环境下用眼。卧室使用遮光窗帘,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以24℃~26℃为宜。

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如快走、慢跑等,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还能降低眼压,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

食。在保证一日三餐均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玉米、深海鱼、核桃等。蓝莓等浆果类水果,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剂,也有助保护视力。褚利群推荐,经中医辨证,存在气血亏虚的眼部不适者,可通过贴耳豆、针灸等疗法改善症状。

敷。每天早晚各敷一次眼睛,先用毛巾浸泡冷水拧干后敷3~5分钟,帮助减轻眼部炎症和刺痒感,然后将毛巾浸入40℃左右的热水中,拧干后热敷3~5分钟,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按。每天按揉1~2次眼部周围穴位,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的凹陷处,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5秒后松开,重复5~10次;攒竹穴在眉头凹陷处,用拇指指腹画小圈按揉1分钟,能缓解前额紧绷感;太阳穴在两侧眉梢旁凹陷处,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顺时针揉动30秒后逆时针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