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的“2025炎症性皮肤病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于上海圆满举行。首次以中国为主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领域国际学术盛会汇聚超150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聚焦特应性皮炎(AD)、斑秃(AA)、白癜风(VIT)的最新诊疗进展、个体化治疗与长期管理等核心议题。本次大会的顺利举办,标志着我国皮肤科学术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其成果将为全球诊疗标准的优化注入更多“中国智慧”。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温中一表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长期治疗,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心理压力和疾病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皮肤病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次大会聚焦特应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意义重大,充分彰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协会期望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将成为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关键实践,汇聚皮肤科领域专家,为全人群皮肤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皮肤病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共同书写皮肤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3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张建中教授表示:“本次大会搭建起东西方双向学术交流的高规格平台,不仅展现了中国在AD登记研究、系统性治疗创新及规范化实践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彰显出中国皮肤科学界的前沿实力与创新活力。同时,大会还积极推动‘医患共同决策’等国际先进的患者管理理念的本土实践。这种跨文化、跨地域的深度交融,为提升中国乃至全球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和全程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行业创新生态的构建同样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辉瑞中国区首席医学事务官、副总裁曹峻洋博士表示:“辉瑞始终秉承‘科学致胜’的理念,持续聚焦中国临床诊疗痛点。多年来,积极携手中国皮肤病学界,通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形式,助力推动学科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正在从‘参与者’向‘策源地’加速迈进。 未来,我们将秉承‘为患者带来改变其生活的突破创新’的使命,不断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并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动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以科学创新造福更多患者。”
中国方案引领诊疗新范式,推动医患共管新模式
特应性皮炎(AD)在全球呈现出高发性与高负担特征。根据WHO疾病负担研究,其已成为全球非致命性皮肤疾病负担之首,累及全球2.3亿人口。我国同样面临严峻挑战,约有7000万患者饱受AD困扰,其中成人中重度患者占比接近30%。为应对这一全球性健康难题,大会首日聚焦特应性皮炎诊疗全流程,从指南解读、JAK抑制剂最佳实践到疾病长期管理策略,真实世界研究的临床实践意义等,中外专家通过报告演讲、案例研讨等创新形式,深入交流诊疗经验与学科前沿创新,共同探寻更优解决方案。
伴随发病机制研究的持续突破以及AD诊疗模式的发展, AD治疗格局日益复杂,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诊疗指南,对推动我国AD规范化、个体化诊疗至关重要,并首度披露了《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5版)》的最新进展。目前,我国AD治疗已从传统外用激素时代跨越至精准靶向治疗阶段。新版指南将为我国AD规范化、精准化诊疗指明方向,通过规范治疗和个性化管理,逐步建立起兼顾疗效与生活的诊疗新标准。
张建中教授表示:“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应性皮炎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当前,我国AD临床治疗目标已从传统的控制症状,转向为更重视患者主观感受,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次大会深入探讨AD治疗目标管理和治疗优化,指出AD治疗正朝着最小疾病活动度(MDA)这一更高目标迈进。MDA是结合患者治疗诉求和医生评估所制定的AD更高治疗目标,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结合医生专业判断与患者真实需求。研究证实,达到MDA的患者在皮肤症状、日常活动、情绪状态、工作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等多维度的结局普遍优于达到可接受目标或未达标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真实世界研究需求的增长,注册登记研究作为连接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的重要纽带,在全球医学领域备受瞩目。基于此,大会特别设置“皮肤病注册登记研究”专题,以真实世界证据驱动AD诊疗新突破,作为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JAK1抑制剂真实世界研究,AHEAD研究由中国专家主导,纳入全国42家临床中心超千例患者,其阶段性成果丰富了JAK1抑制剂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数据及临床使用经验,为全球AD小分子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和AD疾病长期管理策略优化提供了科学的循证医学依据。
斑秃与白癜风创新探索:精准化、个体化突破
斑秃作为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终身患病率约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儿童和青少年较为多见,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疾病、心理、社会负担。大会第二日上午聚焦斑秃 (AA)诊疗全流程,围绕疾病评估标准、创新疗法等核心议题,通过指南解读、国际经验分享和情景化医患决策演练,系统构建“精准评估—个体化治疗—全程管理”的诊疗新体系。
大会创新性设置“患者旅程”角色扮演环节,以青少年视角生动展现疾病带来的身心困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李吉教授强调:“斑秃绝非简单的美容问题,而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合并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需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早期筛查干预。特别对于青少年患者,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医心,更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和诉求,通过医患共同决策帮助他们早日回归正常校园生活。”
目前,斑秃诊疗已迈入精准化、规范化新阶段。目前,相关指南/共识将JAK抑制剂作为斑秃系统疗法的一线治疗选择。
白癜风也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目前认为是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破坏皮肤、黏膜或毛囊的黑素细胞所致,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全球发病率在0.5%~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会专家系统探讨了白癜风诊疗进展,从发病机制解析、诊断和评估标准及痛点梳理、创新评估工具开发与应用,再到医患共同决策指导下的治疗决策和疾病管理,全面探讨诊疗关键问题与一体化解决方案模型。
“白癜风管理需要医患共同决策。虽然查体和病史问询便可初步诊断,但仍需结合伍德灯、皮肤CT、血液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值得注意的是,皮损面积不能作为治疗决策的唯一考量,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以“病期”为主要依据,并综合评估面积、脱色程度、部位、病程、诱因,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相关因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项蕾红教授进一步解释道:“2023年全球最新共识强调医患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充分了解不同治疗选择的利弊。例如:”控制进展“与”复色“就是两种不同的治疗目标。我们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根据治疗目标和患者预期,构建共享决策框架。早诊断、早干预,联合治疗与长期管理,对控制白癜风皮损进展,促进白斑复色,防止再脱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期两天的大会系统展示了中国皮肤科在特应性皮炎、斑秃、白癜风等疾病领域的先进诊疗理念与创新前沿成果,中国专家在AD精准诊疗实践等方面的经验赢得国外专家高度认可。本次大会为促进全球皮肤病诊疗水平协同发展搭建起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平台,在全英文的对话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相互交流国际前沿的医患共同决策、疾病全程管理理念,助力全球炎症性皮肤病诊疗水平协同提升。随着国际学术合作的深入开展,未来中国皮肤科学界将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