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助理研究员 李梅 □副主任医师 周晖
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数据显示,我国患者近2亿人。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和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黄金原料”,甲状腺每天都需要适量碘元素才能正常运转。那么甲状腺疾病患者应该如何补碘呢?
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群的碘需求量大不相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1~3岁幼儿推荐每天摄入90微克碘(相当于1颗鹌鹑蛋的碘含量);18岁以上成年人推荐每天摄入120微克碘(约5克加碘盐);孕期则推荐每天摄入230微克碘,几乎比普通成年人翻倍。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来说,碘补多补少都不利于健康。
甲亢要减负。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像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要避免“加错燃油”。建议使用无碘盐,注意酱油、鸡精等隐形碘;避免高碘海鲜(海带、紫菜、贻贝);当心隐藏碘(蛋黄制品、加工肉肠等);限量饮用咖啡因(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避免诱发心悸。
甲减要加油。甲减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像动力不足的机器,要“加点油”。建议缺碘型甲减的患者(常见山区)要适当吃海带、贝类;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要控制每天碘摄入量不超过150微克,避免富碘饮食激活机体免疫反应。
结节把握“中庸”。甲状腺结节患者碘摄入太少或太多都容易“踩雷”,应保持碘摄入平衡,避免极端。如果甲状腺结节有自主功能(能自主分泌激素),则要限制碘的摄入。对于非毒性甲状腺结节(即无激素分泌功能异常)患者来说,碘摄入量不足可能使结节的患病率升高,建议吃加碘食盐,推荐每周1掌心大小海鲜配合日常加碘盐,避免刺激性饮料和食物(咖啡、浓茶等)。
甲状腺癌讲“战术”。甲状腺癌患者大多接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建议碘-131治疗前4周开始启动低碘模式,每天碘摄入不超过50微克,术后3月内每天碘摄入量不超过100微克;术后多吃高蛋白高能量食物(鸡肉、鱼类、豆类、坚果和乳制品),多吃富含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和硒等抗氧化剂食物(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术后1周内避免生食(如刺身),以防感染。
此外,甲状腺疾病患者日常还要注意补充3种食物:1.足量的蛋白质,优选鸡肉、瘦肉、鱼类、蛋类、大豆制品等食物,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慎选大豆制品;2.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A、B、C、D以及硒、锌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甲状腺的正常功能;3.摄入适量脂肪对甲状腺有益,推荐橄榄油、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