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水边是否利于长寿?发表在美国《环境研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居住在海岸附近的人往往寿命更长,而居住在湖泊和河流等内陆水域附近的人,预期寿命因临近水质的优劣而不同。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团队分析了全美6万余个人口普查区的数据,对比2010年到2015年的预期寿命差异。结果发现,居住在距海岸50公里内海滨区域的居民,预期寿命显著高于美国人均水平;大型内陆水域(面积超20平方公里)附近居民的预期寿命未显示出优势,而是因水域水质差异呈“两极分化”。
进一步分析发现,海滨居民与湖滨居民预期寿命的差异与环境、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海洋具有“气候调节功能”,能稳定气温、净化空气。海岸地区每年平均有2.2个超过35℃的高温天,而内陆水域周边有21天;海岸附近空气更清洁,PM2.5浓度比内陆低33%,且受野火烟雾影响更小。此外,海岸地形更平坦、交通更便利,不仅缩短了紧急救助的响应时间,也减少了日常通勤压力,再加上海滩提供的游泳、散步等休闲机会,都能为健康加分。
该结果表明,“水边居住”的健康效应,关键取决于水的类型和所处环境。 研究人员认为,未来可通过优化内陆水质治理、加强沿海生态保护,缩小不同区域间的健康差距。▲(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