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张子妍 □副主任医师 孙奉辉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症患病率为5%~7%,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约为20%。认知障碍患者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性格改变等,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痴呆,影响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近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者发表研究称,年龄、血压和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是影响认知的三大关键因素;健康饮食与运动对认知有协同保护作用。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会出现生理与神经结构衰退、线粒体能量代谢受损,影响记忆与认知功能。不过,持续使用认知功能,如阅读、做智力游戏,可增强大脑网络效率,建立认知储备,减轻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
血压。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脑白质病变等,损害海马、前额叶等认知相关脑区。同时,高血压是中风首要因素,而中风可直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如血管性痴呆。
体重指数。肥胖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影响脑细胞能量利用,加剧认知衰退。脂肪组织还会分泌促炎因子,损害脑神经元,干扰记忆形成。中年后,非健康性体重骤降可能反映潜在疾病,如癌症、代谢失调或营养不良,间接损害认知。
饮食、运动等因素也会影响认知。如地中海饮食可减少神经炎症;高糖高脂饮食则会增加氧化应激,损害海马神经生成,导致记忆下降。运动则可增强神经可塑性,改善脑血管供血,减少脑萎缩。另外,孤独、抑郁等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加速认知衰退,而社交互动和正念冥想等可改善情绪,间接保护认知。
认知出现衰退后,除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脑代谢赋活剂等药物治疗外,还可通过针对性认知训练、物理治疗等方法干预。平时预防认知衰退,建议均衡饮食,多吃富含抗氧化剂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高糖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戒烟限酒。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瑜伽、太极等运动。老年人要积极学习新知识、进行认知训练或社交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持有积极心态,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