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人为什么会贫血?

审稿专家:天津大学泰达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  李  青

钟财芬 文  □马宏亮 绘

贫血作为一类常见的血液性疾病,其流行规模远超大众认知。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贫血患者已达18亿人。不同年龄、性别群体的患病率呈现显著差异,约有30%的15~49岁女性、37%的妊娠妇女和40%的6~59个月龄儿童受到贫血的影响。从地域维度观察,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亚洲是全球贫血患病率最高的区域。

不少人认为,贫血就是“身体血量不足”,这种认知其实较为片面。在医学上,贫血的精确定义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气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具体来说,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庞大的“社区”,那么每个器官、组织都是需要“氧气包裹”的“住户”,红细胞就是负责运送氧气的“快递员”。贫血的核心逻辑是红细胞出了问题,影响氧气配送,导致“住户”因缺氧陷入困境,背后主要存在三种原因。

一是“快递员招工不足”,即红细胞生成不够。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相当于输出“快递员”的“快递站”。铁是“快递员制服”,参与合成血红蛋白。维生素B12和叶酸是“补给”,促进红细胞成熟。挑食不吃肉、只吃素等情况,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让“制服”“补给”断供,没法培养出合格的“快递员”。此外,若“快递站”遭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干扰,有原料也难以培训出合格的“快递员”。

二是“快递员半路遇劫”,即红细胞被破坏太快。正常情况下,“快递员”能工作120天,可体内若有“误判的保安”(自身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会把健康“快递员”当成“可疑人员”误伤;还有人吃蚕豆后会出现“有毒路标”(溶血物质),“快递员”一碰就发生“车辆故障”(红细胞破裂),提前结束工作生涯(蚕豆病)。

三是“快递员中途流失”,即红细胞随血液丢失。女性生理期时,宫颈口的“闸门”暂时打开,不少“快递员”会随着经血趁机“跑路”。此外,长期胃溃疡,胃黏膜被腐蚀出漏洞,或发生痔疮,导致肛门附近破裂,均会使“快递员”慢慢流失。更危险的是,出现意外,导致血管破裂,可能让大量“快递员”一次性失踪,骨髓补给不及,器官、组织便会立刻陷入缺氧危机。

当“氧气快递”短缺,身体会发出信号。患者初期常感到乏力,爬两层楼梯就气喘,脸色、嘴唇、指甲盖都透着苍白。若没及时发现,症状加重,会频繁头晕、眼前发黑,起身时格外明显,还可能心慌、心跳变快。长期危害更隐蔽,将拖慢孩子生长发育,降低老人免疫力,对孕妈妈和胎儿健康也有威胁。

预防贫血的关键,在于守护“快递系统”。饮食上多吃含铁的瘦肉、鸡蛋、菠菜、动物肝脏,搭配橙子、青椒、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帮助促进铁的吸收;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若饮食补不够,可在医生指导下吃补铁剂或维生素B12制剂。同时需注意,有痔疮、胃病及时治疗,避免慢性失血;意外受伤后尽快止血,减少红细胞大量流失,确保身体的氧气配送始终稳定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