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阮光锋
近日,话题“一家三口吃清洗过的鸡蛋后中毒”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沈阳一家三口因为吃了变质的炒鸡蛋中毒,而鸡蛋变质的诱因是保存前被清洗过。很多人不理解:鸡蛋为啥会越洗越“脏”?
母鸡下蛋与排泄共用泄殖腔,导致蛋壳易沾染粪便等污染物以及细菌,它们可通过蛋壳气孔侵入蛋内。不过,蛋壳表面有一层胶质层(壳外膜),如同天然保护膜,既可以阻挡外面的细菌进入鸡蛋内部,又能保持鸡蛋内部的水分不会流失,从而保持新鲜度。清洗鸡蛋会破坏这层保护膜,导致细菌侵入、水分蒸发,进而加速鸡蛋变质。
目前,对于商超售卖的鸡蛋,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在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商超出售的鸡蛋必须清洗,并在清洗后重新涂上一层保护膜,以防止细菌进入。在欧洲,鸡蛋进入商超前不允许清洗。在我国,品牌盒装蛋大多经过了清洗、消毒、上膜等工序,可以很好地保证品质。散装鸡蛋大多没有经过处理,表面留有天然的保护膜。无论哪种鸡蛋,保存前都不用清洗。如果鸡蛋比较脏,可先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掉表面的污物,再放进冰箱冷藏室中独立的盒子内,以免交叉感染。与其清洗,不如吃之前将鸡蛋彻底做熟。
除了鸡蛋,生肉保存前也不用清洗,尤其不要用流动的水在厨房冲洗。因为生肉很容易被各种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污染,比如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果用水龙头冲洗生肉,不但不能洗掉上面的细菌,四处飞溅的水花还会让微生物污染周围的水槽、案板、料理台、菜刀等,埋下食品安全隐患。科学家曾用探测仪记录冲洗鸡肉时的细菌轨迹,结果发现,鸡肉表面的细菌会随着水花溅到旁边,进而污染其他食品(如图所示)。其实,生肉反正都要做熟了吃,不洗直接冷藏或冷冻没有什么问题,即使有细菌,也在烹饪过程中被杀死了。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干净,心理上接受不了。如果非要洗,最好在一个固定的盆里浸洗,然后用厨房纸巾蘸干。需要提醒的是,洗完肉或者手接触过肉类食品后,一定要用肥皂认认真真洗手,以免交叉污染。
还有人喜欢把蔬菜洗干净后再放进冰箱,认为这样卫生,需要时拿出来就能用,还有利于保鲜。其实这种做法也不值得推荐。因为蔬菜表面通常有一层天然的蜡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微生物侵害。清洗会破坏这层蜡质,使得细菌更容易进入蔬菜内部。而且,冷藏室湿度大、相对封闭,蔬菜洗后残留的水分不容易蒸发,高湿的环境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植物呼吸作用会释放部分水分和热量,更加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进而加速变质。特别是绿叶菜,更不适合清洗后冷藏。其实,蔬菜保存前只需去掉已经变色和腐烂的叶子即可。为了不弄脏冷藏室,可以将其装入保鲜袋中。蔬菜最好吃之前再清洗,洗过的要尽快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