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挽救中年弯曲的阴茎

中国性学会医学科普分会秘书  邓琛耀

49岁的老张最近遇到了难以启齿的困扰:晨勃时阴茎出现异常弯曲,触摸时发现有明显硬块感。起初他羞于就医,直到某次性生活突发剧痛,才不得不来门诊。经过我们的检查、诊断,确认其为佩罗尼氏病,即“阴茎硬结症”。这个病例非常典型,中老年男性中也很多见。除了阳痿、早泄,阴茎发硬、变弯也是中老年人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阴茎硬结症的本质,是阴茎白膜胶原纤维异常沉积,形成了结构性病变。病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前6~18个月急性期,患者会感受到勃起疼痛并触摸到硬结,阴茎开始出现弯曲倾向;进入稳定期后,疼痛有所缓解,但弯曲角度固定,无法自行恢复;部分人可进展到恢复期,硬结体积缩小,但阴茎弯曲会持续存在。根据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阴茎硬结症在50~60岁男性群体发病率达到8%~10%,考虑到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就诊率低下,我国男性实际患者数量可能远超统计数字。

阴茎硬结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医学界认为其与中年男性的生理特点相关。一方面,中年男性阴茎组织弹性蛋白流失率达30%,说明其复原力变差。在日常生活和性活动中,阴茎不可避免地会经受反复的微小创伤,弹性蛋白流失会导致创伤修复过程中,组织易出现纤维化,就像老化的皮肤受伤后不易修复平整而容易留疤一样,这种效应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显著。另一方面,中老年男性多有基础疾病。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阴茎硬结的风险比健康男性提升了3.2倍,高血压患者提升2.7倍,这与代谢异常引发的微循环障碍直接相关。遗传对发病也有影响,携带特定基因变异的人,患病风险较常人高出40%。

疾病导致的阴茎形态改变和疼痛,会给患者造成身心层面的困扰。临床研究显示,当阴茎弯曲度超过30°,71%的男性会出现性交困难,40%可合并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这对男性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还会引发心理健康的连锁反应。比如丹麦奥胡斯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阴茎硬结症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达19.6%,十年随访期内,抑郁症风险较健康人群高出42%。出于对自身形象的自卑、对伴侣关系的担忧、对治疗结果的焦虑,至少43%的患者会回避性行为,可能永久丧失了“性福”。

因此,一旦发现阴茎有局部发硬、不听使唤,还慢慢偏向一边的情况,就要及时治疗。在病程早期(发病6个月内),口服维生素E联合秋水仙碱,症状改善率可达到65%;局部注射胶原酶的有效率也达到55%以上;病程超过18个月的稳定期患者,微创矫正手术能使阴茎弯曲角度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还需要接受心理干预,最好夫妻共同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减少对疾病的耻感、互相理解和支持,可使治疗依从性提升37%;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患者,焦虑情绪能缓解92%,有利于治疗的坚持和病情的康复。

虽然衰老会增加患阴茎硬结症的风险,但这并非必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阴茎变硬、变弯。建议采取分级防护措施——基础防护:控制性活动频率、避免剧烈撞击,减少阴茎损伤;进阶防护:严格管理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保护阴茎血管功能;强化防护:每年进行专业生殖系统检查,平时可通过触摸自查来发现阴茎上的任何异常。另外,有研究称,坚持地中海饮食模式(以大量蔬果、全谷物、豆类、坚果、橄榄油为主,适量摄入鱼类、禽类,少食红肉和加工食品)可使患病风险降低;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有助提升血管内皮功能,保护阴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