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军事训练伤防治中心副教授 吴智钢 □李佳豆
在日常门诊中,因脚痛来就医的患者几乎天天可见,多数人不知道正确运动可从源头预防或减轻脚部疼痛。
数据显示,我国约70%的人一生中会患脚病。足底筋膜炎、拇外翻、痛风、跟腱炎、扁平足等足部疾病覆盖全年龄、职业人群,其中爱穿高跟鞋或尖头鞋的人、肥胖群体、久站人群、长期过度跑跳者风险较高。由于足踝是身体的“地基”,这里疼痛、不稳定,异常应力会向上传导,进而诱发膝关节炎、髋磨损、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其他部位的疾病。

运动之所以能从根源上“护足”,在于它通过多重生理链条优化足部乃至全身的健康“生态”。训练能增强足踝周围肌群,为足弓提供动态支撑,减轻筋膜牵拉;平衡练习能刺激踝-膝-髋本体感受器,降低跌倒扭伤风险;训练时的肌肉节律收缩,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代谢废物,减轻慢性炎症。以下六步计划,可有效提升足部功能表现并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赤脚行走:唤醒足底感觉。在平整干净的地面上赤脚慢走,注意收腹挺胸、足尖朝前、步幅较小、脚掌均匀着地;每天1次,每次3~5分钟。1周后若足底无不适,可进入下一步。
赤足原地踏步:建立基础耐力。前脚掌轻柔落地,脚跟随后缓放;脚尖朝前,避免内外八字;每天1次,每次5分钟,强度以心率略有提升但能正常交谈为宜。练习2周后,若第二天脚部无酸痛,可进阶至下一步。注意痛风急性期或足底筋膜炎晨起剧痛者,暂缓练习该动作。
脚趾瑜伽:激活足内肌。坐姿下连续进行三项训练:1.抓毛巾:将毛巾平铺地面,用足趾全力抓拢再放松。2.脚趾瑜伽:仅上翘大脚趾,其余四趾贴地,再反过来使大脚趾贴地,其余四趾上翘。3.脚趾开合:将五趾充分张开再并拢。每个动作练2组,每组15次;全程要求动作缓慢,始终主动收缩足弓,以激活并强化足内肌。每天早晚各练一轮,持续2~3周,当自觉抓力明显提升且晨起疼痛减轻后,即可进阶到下一步。
筋膜球、弹力带训练:放松与强化。1.足部放松:用筋膜球沿一只脚的足弓来回滚压2分钟(避开跖骨等骨突),再换脚重复。2.勾脚背对抗训练:坐于地面,双腿伸直,弹力带中段套住足背,两端固定于前方,勾脚背对抗弹力带,每次在动作顶端保持2秒再放松,以强化胫骨前肌;每天2组,每组15次。若2周后可稳定完成单脚踮脚20次,即可进阶。注意跖骨应力骨折未愈者禁止踮脚,以免二次损伤。
平衡进阶:训练踝-膝-髋联动。站立,单脚踩在软垫上,双手叉腰,保持骨盆水平、足趾不过度抓地;每2天练1组,每组4次,每次保持30秒。能轻松完成后,改为闭眼训练,能闭眼稳站45秒即为达标,进入下一步。注意,平衡欠佳者务必扶墙或椅背以防跌倒。
尝试不同动作:模拟运动场景。站姿下连续进行三项训练:1.弓步拉伸:双腿前后站立,弓步下压伸展小腿,两侧各保持30秒为一组,练3组。2.侧向跨步:侧向跨出一步并回位,两侧各12次为一组,练2组。3.原地跳绳:每次30秒,练3次。全程足弓主动撑起、落地轻盈。每周练习3轮,运动量循序渐进。日常穿戴后跟硬度适中的运动鞋,以巩固训练成果并降低损伤风险。▲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