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 李建仲
本报特约记者 缑佳鑫
在智能手机和电脑屏幕前“扎根”的现代人,颈椎不堪重负。颈椎病属中医“项痹”“筋痹”“痿证”等范畴,在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李建仲教授看来,其核心病机绝非简单的骨头错位或椎间盘突出,而是一个由筋及骨的渐进过程。

李建仲介绍,颈椎之所以能稳定且灵活地运动,全靠周围筋(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约束和拉动。长期不良姿势会导致颈周筋肉长期紧张、劳损(即“筋伤”),失去应有的弹性和力量。当筋的约束力下降,颈椎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椎体间的动态平衡失调,久而久之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骨方面的变化。因此,李建仲认为,调理失衡的筋才是治本之策。结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他总结了一套“通督柔筋”的治疗体系。
通调督脉,统领阳气。督脉循行于身后正中线,贯脊入脑,被誉为“阳脉之海”,颈椎处于督脉的关键通路上。李建仲认为,颈椎病的头晕、头痛、视力障碍等诸多症状,都与督脉阳气不通、清阳不升密切相关。通过针灸等方法疏通督脉,能振奋一身阳气,使气血上输于头面,濡养神窍,从整体上改善颈椎病。“临床中,经常有患者问,能否通过按摩治疗颈椎病。其实,按摩只是适合健康人的保健方式,颈椎病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推拿治疗。”李建仲说,通督正脊前,医生会检查脊椎的棘突位置是否正常,若有偏左、偏右,或向前、向后凹凸等问题,说明督脉气血运行受到阻碍,需通过手法复位。除了治疗颈椎病,腰椎和膝关节问题也适合用通督正脊疗法。
以柔克刚,解痉止痛。针对颈肩部僵硬如铁的“筋结”和痉挛的筋肉,李建仲反对使用暴力、生硬的推搬手法。他主张“柔筋”,即运用轻柔、深透、持久的手法(按、揉、弹拨、滚法等)松解肌肉,解除痉挛,恢复筋的柔韧性和弹性。所谓“筋柔则骨正”,当紧张的筋肉放松下来,颈椎的异常应力自然解除,小关节的错位更容易恢复。
整体辨证,因人施治。中医治病强调整体辨证,颈椎病也不例外。在李建仲看来,颈椎病的发病与内脏功能相关,如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肾精亏虚则骨失所充,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因此,治疗时需结合患者体质施以中药内服,或滋补肝肾,或健脾养血,或活血化瘀,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
李建仲常说,医疗手段是帮疾病“踩刹车”,真正的“驾驶员”是自己。他提醒,防治颈椎病重在日常。
避风寒。风、寒是颈椎病的大敌,会使颈部血管收缩、筋肉痉挛,加重疼痛。因此,夏季避免空调直吹,冬季戴好围巾,是最简单的颈椎病预防方法。
纠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时,尽量保持视线与屏幕在同一水平线上;每工作45分钟,务必起身活动5~10分钟,做“米”字操(需缓慢柔和,切忌甩头)或远眺。
挑寝具。枕头是否合适对颈椎十分重要。仰卧时,枕头应能填满颈后与床面的空隙,保持颈椎的生理前凸;侧卧时,枕头的高度应等于一侧肩膀的宽度,使颈椎保持中立位。
常锻炼。推荐两个简单动作:1.与项争力。身体正直,头缓缓后仰至最大幅度,停留3秒,感觉颈前部有拉伸感,再缓缓回正,重复10次。2.耸肩绕环。双肩用力向上耸起,贴近耳垂,然后向后、向下、向前做环绕运动,放松肩颈肌肉。颈椎不适时可做,此法也可用于预防保健。▲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