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北京同仁堂第三届中医大会圆满落幕

9月14日,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中医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紧扣服贸会“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搭建了“学术价值+ 服务输出”的双通道,共谋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加快中医药数智融合进程,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小锋发表致辞,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瑰宝,同仁堂历经 356 年风雨,始终秉持 “同修仁德,济世养身” 初心,坚守工匠精神,以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品牌自信,深入挖掘中医药精华,深化资源、人才、智慧共享,践行“三医联动”机制与医药圆融理念,构建名医、名药、名店结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同时,加强科技、数字赋能与绿色创新,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技术融合,致力于打造更多名品名药,服务患者与大众。

会上,中医脑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国家中医药交叉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市中医药交叉研究所所长李梢院士;国医大师李佃贵、国医大师严世芸,岐黄学者、国家中医管理局领军人才张冰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岐黄学者张喆教授,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北京市海外高端人才“海聚工程”专家余中教授等多位权威专家登台发表主旨报告,提出中医药现代化应坚守传承守正、主动融合、面向未来的核心观念,剖析AI为中医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享AI赋能中医发展新成果、新经验、新路径。

全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同仁堂中医大师、同仁堂中医传承指导老师阎小萍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名中医、同仁堂中医大师、同仁堂中医传承指导老师高彦彬教授聚焦名医传承与人才培养,深情讲述中医师承薪火相传的生命智慧,老师们强调要“先正心——以仁德为立身之本”“再精术——以经典为根,以临床为刃,以自省为磨刀石”“敢开新——以古韵为弦,奏时代新声”,以守正创新为指导,以技术方法为支撑,以临床为基础,以培养名医为目标,推进名医传承成果要惠及亿万人民。

在本次大会上,“中医疫病化瘀解毒理论创新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正式启动,该实验室的成立,将汇聚各方科研力量,深入挖掘中医疫病防治理论,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更有力的中医药方案,推动中医疫病防治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大会精心组织了“1个主论坛+1个分论坛+9个中医专题论坛”的立体议程体系,全方位覆盖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产业发展全链条。

非遗传承展示环节同样精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于葆墀、吴彤分别以“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的炮制及制备”“同仁药酒以介眉寿”为主题开讲,陈振会、李伯阳等传承人现场展示炮制技艺与手工泛制水丸技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中医药非遗魅力。这种“学术+非遗”的模式,不仅强化了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更推动了中医药传承创新与行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