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岐黄赋能本草香·工坊”——中医药文化与合理用药社区行启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启动会由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金宇信康医学研究院承办,北京同仁堂同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公益支持。活动通过“岐黄赋·工坊”社区行系列活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助力提升居民中医药文化素养和合理用药理念。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主任委员周福成,北京市医学健康类社团联合委员会副书记宗保国,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岐黄赋·工坊”项目组顾问张向东,合理用药专委会执行副主委赵奎君、秘书长王宇飞,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辉,北京同仁堂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以及十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与多家媒体记者共同出席启动会。
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药协会始终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宗旨。他衷心期盼“岐黄赋·工坊”能成为政策落地的“转化器”、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和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将各方智慧转化为适合社区推广的规范模式,真正提升居民的健康获得感。
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福成在致辞中表示:“岐黄赋·工坊”项目首站在太阳宫社区的成功举办,展现了广大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热爱,也增强了专委会将活动持续推进的信心与动能。
北京市医学健康类社团联合委员会副书记宗保国在致辞中表示:此活动是构建“党委领导、社团搭台、专家赋能、基层受益”工作格局的生动实践。
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岐黄赋·工坊”项目组顾问张向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在社区卫生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仍面临发展不平衡、能力不足等挑战。“岐黄赋·工坊”项目通过“社区合理用药研讨会”与“中医药文化与合理用药科普互动”两大单元,实现专业提升与科普惠民的双赋能。
北京同仁堂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表示,同仁堂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将积极发挥品牌力量,深度参与到项目中。希望通过此次社区行,让本草香飘社区,让居民朋友对常见中药饮片“会用,敢用,放心用”。
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主委赵奎君主持本次启动会。
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宇飞详细阐述了“岐黄赋”的文化内涵和未来规划。项目将在“岐黄赋·工坊”的基础上,推出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药学服务能力的“岐黄赋·本草方程式”阶梯争霸赛,以及旨在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岐黄赋·创演社”科普大赛,令人期待。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辉分享了中心在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成果与体会,对“岐黄赋·工坊”项目首站落地太阳宫给予了高度评价,居民参与热情很高。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研究员代金刚分享了以“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等非遗项目进社区的案例,强调要让中医药健康知识“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主礼嘉宾们共同登台,正式启动“岐黄赋能本草香·工坊”项目。这标志着项目正式扬帆启航,将把专业、便捷、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送往更多社区百姓。
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慧燕主持本次启动会的下半场。
媒体见面会上,来自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与媒体的记者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大家围绕“岐黄赋·工坊”项目、中医药科普、居民健康需求、社区能力建设及发展、合理用药理念推广等问题进行精彩讨论。
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辉分享了首站“岐黄赋·工坊”活动的成功经验与心得体会。
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红交流了核心城区慢病共存与多重用药的管理挑战。
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赵爱静介绍了构建“1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的经验。
天通苑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杜栩明分享了“1+1+N”的健康宣教模式。
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张艳霞展示了聚焦“一老一小”的中医药特色服务。
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蔡姗姗分享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居民健康的成果,充分展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活力与潜力。
此次启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前期试点工作的总结,更是项目全面铺开的新起点。
未来,“岐黄赋・工坊”社区行将陆续走进更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专业研讨+科普互动”的创新模式,推动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合理用药理念落地,真正做到送文化到社区、送服务到基层、送科普到群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