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中医调理,助力平稳度过更年期——关爱中年女性的身心平衡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黄艳娟

更年期不是“病”,恰似生命之河行至蜿蜒河段:水流依然奔涌,但需稳握航舵。中医认为,步入中年后肾气渐衰、阴阳易失衡;若叠加压力与作息不规律,便可能出现潮热盗汗、睡眠变浅、情绪起伏、关节酸痛等。多数人通过医师指导下的中药调理,配合饮食、运动和情志调护,可显著缓解不适,平稳过渡。

【提醒】本文为科普,具体用药须辨证施治,切勿自行长期服用中成药。

一、更年期需要硬扛吗?

不必强忍。此阶段生理波动客观存在:雌激素起伏、睡眠变浅、体重与骨量变化、情绪调节能力下降等。中医视“肾为先天之本”,中年尤需固护根本。主动识别、及早干预,可少走弯路,生活更趋稳定。

【小贴士】

持续≥3个月的潮热、盗汗、失眠或情绪困扰,请就医评估。

若伴心悸胸闷、月经过多或突然异常,及时排查心血管与妇科问题。

二、中医怎么看:从肾气阴阳说起

肾气如同身体的“蓄电池”。四十岁后电量更敏感,作息失衡、压力过大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触发阴阳失调。

常见体质与表现(需医师辨证):

肾阴虚: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心烦易醒、手足心热。

肾阳虚: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增多。

肝郁气滞:情绪波动、胸胁胀、乳房胀痛、叹气多、经期紊乱。

痰湿偏盛:体重上升、困倦沉重、舌苔厚腻、关节不适。

关键不是一味“补”,而是“扶其不足、抑其有余”,使阴阳重归平衡。

【误区】“越贵越补”不可取;不对证的滋补可能上火或更困倦。目标是“更稳”,不是“猛补”。

三、中药调理方向(须辨证论治)

以下为治法思路,并非固定方名,处方与剂量需由合格中医师根据舌脉与症状动态调整:

滋肾养阴:适合潮热盗汗、口干心烦、睡眠浅者,重在滋阴清热、安神助眠。

温肾助阳:适合畏寒乏力、腰膝冷痛、夜尿多者,讲求温而不燥,兼顾脾胃。

调肝解郁:情绪波动、胸胁胀、叹息频作,疏肝理气、和畅气机。

健脾化湿:困重乏力、纳呆腹胀、易浮肿或关节不适者,轻清利湿、兼护正气。

安神养心:心悸易惊、多梦早醒者,宁心定志、配合睡眠管理。

建议规律复诊,根据阶段性反应与检查结果调整方案。

四、生活方式是第一张处方

将日常管理与中药调理并行,疗效更稳固。

1) 饮食要点

规律三餐,晚餐七分饱;少辛辣、少酒精、少含糖饮料。

多选“药食同源”与护骨食材:豆制品、深色叶菜、海带紫菜、奶类或强化替代品、坚果、黑芝麻、山药、枸杞。

一周示例(可按体质微调):

早餐:温豆浆+全麦面包+煎蛋;或小米南瓜粥+芝麻紫菜拌豆腐。

午餐:清蒸鱼/鸡胸+两样时蔬(少油)+糙米饭;可加核桃或杏仁一小把。

晚餐:山药枸杞鸡汤(少油)+清炒西兰花+燕麦饭;睡前2小时结束进食。

饮品:温水为主。阴虚火旺者在医师建议下少量桑叶菊花代茶;畏寒者可用生姜红枣水,避免长期单一饮用。

2) 运动组合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快走、骑行、游泳等),外加2次抗阻训练(弹力带、深蹲、俯身划船等)。

每日10–15分钟身心练习(太极、八段锦、拉伸+腹式呼吸),有助睡眠与情绪稳定。

从小目标开始,如“晚饭后快走20分钟+弹力带三组”。

3) 作息与情绪

固定上床与起床时间,睡前1小时远离蓝光与信息刺激。

学会“情绪着陆”:写下当天3件小成就,做5分钟正念呼吸,允许“不必时时完美”。

家庭协同:与伴侣、子女沟通你的变化与需求,获得稳定支持。

日常小招:起床前做3次深缓腹式呼吸;晚间温水泡脚10–15分钟,水至小腿中部,微微汗出即可。

五、穴位与艾灸(注意安全)

在专业指导下练习,循序渐进:

合谷(手背虎口):按压酸胀,可缓解头胀烦躁;每次1–2分钟,左右交替。

太冲(足背第一、二趾骨交点):疏肝理气,适用于情绪易怒、胸胁胀;每次1–2分钟。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健脾和胃、提振状态;每次2–3分钟,可隔日艾灸。

关元(脐下三寸):温养下焦、助阳固本;艾灸每次约10分钟,每周2–3次,温热舒适为度。

【禁忌与注意】皮肤破损、发热期、孕期或严重基础疾病者先咨询医生;艾灸保持通风,避免烫伤。

六、与现代医学同频协作

必要检查:激素水平、甲状腺、血脂血糖、维生素D与钙、骨密度;个体化评估心血管与乳腺风险。

治疗协同:在医生评估下,部分人群可使用钙剂与维D、骨代谢药物或激素治疗;与中药并不冲突,关键在沟通与监测。

安全用药:就诊时主动告知正在使用的中药、保健品与西药;2–4周复评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主观感受与客观指标进行调整。

【误区】“盗汗越多排毒越好”并非事实;持续盗汗需评估是否阴阳失衡或存在感染等问题。

七、一周稳步计划

第1–2天:制定固定作息;晚饭后快走20分钟;记录睡眠与情绪。

第3–4天:加入弹力带训练(推、拉、蹲各2–3组);睡前泡脚+腹式呼吸5分钟。

第5天:练习八段锦或太极10–15分钟;午后用温水替代含糖饮料。

第6天:安排一餐“深色蔬菜+优质蛋白+全谷物”;晚间减少刷手机。

第7天:复盘本周(睡眠、情绪、潮热频次),准备就诊/复诊要点;有新症状提前记录。

结语:科学与耐心,成就更稳的后半程

更年期是可预期的生理转弯,不必恐慌,也无需逞强。将中药调理视为“个体化方向盘”,配合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与情绪支持,多数人都能见证症状减轻与生活质量提升。任何治疗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目标不是“立刻痊愈”,而是一步一步迈向更稳、更舒适、更具掌控感的人生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