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新加坡救护车更快了

本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斌

救护车在紧急救援中承担着关键角色,能迅速、安全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不久前,新加坡民防部队发言人表示,截至今年6月,民防部队救护车车队共有95辆车,其中57辆已更新为第七代救护车(占比达60%),余下38辆第六代救护车也将逐步更新。第七代救护车自2021年陆续投入服务,能以更高的安全标准与效率,应对各种紧急医疗救援情况。

在新加坡,内政部下属的民防部队提供消防及救护车服务。第七代救护车中,自动化消毒系统取代了人工消毒,可将消毒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约20分钟,使救护车更快速即时地应对紧急情况。同时,车上配有各种更先进的功能,包括驾驶辅助系统、360度环景摄像与限高侦测器,以提高行车安全与操作效率。此外,救护车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助医护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灵活收纳各类设备;车上还配备电子控制的担架升降系统,让医护人员操作时更轻松自如,也使搬运患者的过程更顺畅。

新加坡居民陈雅佩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近期拨打救助电话的经历。8月初,家中老人突发急症,需紧急送医,于是她立即拨打995求助。接线员反应迅速、耐心聆听,并给予安慰与指引。与此同时,救护车在极短时间内抵达,救护人员在现场沉稳应对,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后,立即展开必要的急救处理,并快速抵达医院,极大缩短了救护转运过程。“这样高效而可靠的应急响应背后,不仅有专业设备的加持,还有无数训练有素、敬业奉献的民防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专业精神。”陈雅佩感叹。

近些年,新加坡寻求救护的需求激增。2024年,民防部队接到超24万通紧急医药服务电话,平均每天多达672通,比2019年的日均525通显著升高。新加坡内政部兼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费绍尔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求助电话通数上升,为民防部队和紧急医药服务团队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新加坡采取多项措施,以提高救护效率。

缩短转运时间。新加坡救护部门内装配了紧急呼叫系统,能控制周围交通灯,让急救车辆迅速出动和抵达现场。2024年7月起,新加坡公立医院附近交通灯装感应器,让载有紧急情况患者的救护车能迅速通过路口,提早30~100秒抵达医院。

打通信息壁垒。民防部队和卫生部联合开发医疗网络信息综合系统,让救护人员在抵达现场后,能第一时间将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迹象,及有无对药物过敏等资料传送到医院方,以便医院后续提供更及时的救治。

分流患者热线。今年6月起,新加坡民防部队和兀兰医疗机构展开为期6个月的试点计划,让护士分诊热线处理995求助电话中的非紧急个案,为患者提供医疗建议,如到家庭诊所就诊、拨打非紧急医疗救护车服务热线等,减少救护部门待处理事件。转接电话前,民防部队会同步拿到求助者资料,若通话期间患者病情恶化,可立即派救护车到场。

扩大急救队伍。新加坡相关部门为应对资源和人力紧缺,与私营救护车公司合作,扩大救护团队。同时,民防部队从今年3月起聘请外籍人士,担任救护人员和紧急医疗人员。为提升从业者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内政部与民防部队自2016年起举办晚宴,表彰参与保家安民计划的急救员与民防部队社区先遣急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