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天气转凉,很多人的食欲日益上升,总想吃点什么东西,坚果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们多在秋天成熟,是秋冬季节的应季食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适当吃坚果有很多保健作用,比如调节血脂、血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用坚果替代一些肉类食物,有利于降低全因死亡率。不过,如果吃错了,非但得不到这些健康好处,还可能带来一系列麻烦。
错误1:吃的量太多。后果:发胖。虽然有研究显示“坚果不会令人发胖”,但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用坚果替代饼干、薯片等零食的基础上。坚果热量很高,如果影响正餐食量,则导致营养不平衡;如果不影响正餐食量,额外多吃,则热量过高,消耗不掉就会发胖。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每周吃50~70克坚果就可以产生健康效应,平均每天10克左右,相当于两个核桃,或一把瓜子,或14粒左右的巴旦木。如果炒菜油用得比较少,可以多吃一些。
错误2:产品不新鲜。后果:加速氧化衰老。坚果脂肪含量高,如果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脂肪会发生氧化酸败,产生一股又苦又麻、刺鼻难闻的味道,俗称“哈喇味”。这种坚果含有很多油脂氧化产物,不仅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可能加速人体氧化衰老。那些已经去壳、切碎的坚果,最容易变质。建议少量多次购买坚果,首选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的产品,或者直接买没有去壳的。坚果买回家后,如果短时间吃不完,要分装成小袋放进冷藏室甚至冷冻室中。
错误3:烹调不合理。后果:伤害黏膜和消化道。很多人喜欢把坚果油炸或烤干之后吃,还加入大量糖和盐。然而,这种坚果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吸收口腔和咽喉中的水分,造成口干舌燥、咽喉黏膜抵抗力下降,嗓子生痰甚至疼痛。相较而言,如果加点香辛料煮软了吃,或者直接切碎拌凉菜吃,不仅美味,也更健康。如果炒菜用,不要把坚果放进热油,最好在菜快熟时加入。除此之外,买坚果时也要注意,首选原味、糖和盐添加少的产品。
错误4:餐次选错了。后果:三餐营养不平衡。坚果最适合早上吃。这是因为,早上时间匆忙,多数人的早餐食物种类少,质量也不高,加入坚果可提高早餐品质,增强饱腹感。同时,用坚果搭配面包、馒头等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反应。如果晚上吃,往往食物已经非常丰盛,菜里的油也很多了,再吃大把坚果,会让晚餐的热量更高,消化负担更重。
错误5:品种选错了。后果:脂肪酸不平衡。选择坚果品种的时候,要考虑膳食整体的脂肪酸平衡,避免和烹调油重复。比如,日常用花生油炒菜的人,就不必再吃花生了;日常用葵花籽油炒菜的人,就不用吃瓜子了。
错误6:没考虑消化能力。后果:胃堵、腹胀、腹泻。坚果中含有大量抗营养成分,如植酸、草酸和多酚类物质,对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同时,坚果质地较为坚硬紧密,难以彻底嚼烂,消化酶接触也有困难。消化不良者吃太多坚果容易出现胃堵腹胀情况,甚至发生腹泻。这类人应少吃油炸或烤制的坚果,可以用压力锅煮软,或打成浆,减轻消化负担。
错误7:不适合自己的体质。后果:长痘、过敏。欧米伽6脂肪酸摄入太多可能不利于控制炎症反应,诱发或加重痤疮。瓜子、西瓜子等坚果欧米伽6脂肪酸含量很高,容易长痘的人要少吃,可以选择夏威夷果、杏仁、巴旦木等,它们以油酸为主,对皮肤更友好。有些人对某种坚果过敏,要避免食用含有相关成分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