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世界骨质疏松日:权威专家共同支招骨骼健康

10月20日,在第30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之际,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5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在京举办。活动现场,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与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前后四任主任委员共同展示了平板支撑、俯卧撑、坐姿拉伸等锻炼方法,并与权威专家共同为公众骨骼健康支招。

白岩松:锻炼肌肉、“奖励”肌肉。白岩松提醒公众,注意锻炼肌肉力量对保护骨骼的重要性,以及建议公众在锻炼的同时重视拉伸、放松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运动、劳作之后的拉伸,是对肌肉的“奖励”,能使自己更快地恢复到更佳状态。

夏维波:健康体重,强骨健身。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夏维波强调,无论是低体重还是肥胖症,都会增加骨折风险,公众应减少体脂尤其是内脏脂肪,同时通过锻炼保持和增加肌肉量,以促进骨骼健康和全身健康。

章振林:及时抗骨松治疗,降低骨折风险。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医院骨质疏松中心主任章振林教授提示,单纯补钙不足以应对骨质疏松,应了解自己的骨密度,发现问题后及时就诊并进行抗骨松治疗。

李梅:建立信心,积极应对骨质疏松。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梅表示,科技创新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改变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如人工智能可自动检测骨折风险。治疗方面,除了钙和维生素D外,还可联合多种药物治疗。目前,还有多学科合作打造的新的诊疗模式。

谢忠建:晒够太阳促维D生成。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谢忠建教授提醒公众,充足的光照能帮助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但过度防晒会影响这一过程。大家可以通过看阳光下自己影子的长度,如果影子比自己身高长说明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不够,比身高短的情况下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才够。

岳华:肌肉是老年人的宝贵财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副主任岳华教授表示,肌肉是老年人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但保肌和增肌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可做适合自己的拉伸运动、平衡锻炼、抗阻力运动等。

侯建明:不要过度减重。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侯建明提醒,短期内过度减重会导致营养缺乏,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的下降,骨代谢失衡,力学刺激减弱,增加骨折风险。

徐又佳:骨量下降的拐点就是预防骨质疏松的起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徐又佳表示,人的骨量从40~50岁开始出现骨量下降的拐点,而骨量下降的拐点就是我们应该重视增加骨量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