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伤口是怎么长好的

审稿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李 利,钟财芬 文  □马宏亮 绘

日常生活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伤口。可过不了几天,皮肤便会慢慢恢复原样。这期间,看似平静的身体内部,实则进行了一场紧张而有序的“伤口修复行动”。

从医学角度看,伤口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作用下所形成的损害,表现为皮肤完整性破坏、正常组织缺失,并伴随一定程度的生理功能受损。根据致伤机制的不同,伤口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由锋利物体如刀刃或纸张边缘造成的划伤;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导致的擦伤;由针、钉等尖锐物造成的深部刺伤;以及皮肤被不规则撕扯所致的撕裂伤等。

无论伤口因何而起,身体都会立刻启动“自愈程序”,该过程通常被划分为止血、炎症、增生与重塑四个阶段。这些阶段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交织,彼此重叠推进。

止血期:血小板紧急封堵。伤口刚出现时,身体的第一个反应是启动“止血机制”。血液中的血小板迅速聚集到伤口处,黏附在破损的血管壁上,形成一个临时的“补丁”,暂时堵住伤口。同时,血小板会释放凝血活酶等化学物质,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就像一张细密的网,将血细胞和血小板牢牢网在一起,形成血凝块。这既能阻止更多血液流出,也可阻挡外界细菌入侵。整个过程通常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完成,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炎症期:免疫细胞围剿病菌。止血后,由于伤口内还存在坏死组织和细菌,作为免疫系统卫士的白细胞会迅速到达受伤部位,吞噬这些有害物质。这个过程中,伤口周围开始出现红、肿、热、痛,正是免疫系统开展“细菌剿灭大战”的外在表现。该过程一般不会持续太久,通常为3~5天。

增生期:成纤维细胞重建组织。当战场清理完毕,身体就开始了重建工作。成纤维细胞是这个阶段的“主力军”,它们就像勤劳的“建筑工人”,大量增殖并迁移到伤口处,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编织成坚韧的“钢筋骨架”,为伤口提供强度和支撑。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开始活跃,形成新的血管,为伤口处输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保证修复工作顺利进行。期间,伤口处会逐渐长出粉红色的肉芽组织,并慢慢充满创面,表皮细胞也从伤口边缘向中心迁移,逐渐覆盖伤口表面,使创面从“开放”状态转为“封闭”状态。此阶段一般为几天到几周,具体取决于伤口大小和深度。

重塑期:皮肤组织精细优化。创面封闭后,修复并未结束,反而进入了更精细的“调整阶段”。胶原蛋白会进一步重塑和排列,变得更加有序和紧密,使伤口的强度和弹性逐渐接近正常组织。同时,多余的细胞和血管会被吸收和清除,结痂的伤口慢慢变得平整,接近正常皮肤。这个过程很漫长,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直到伤口恢复到最佳状态。

为了顺利完成伤口修复工作,日常需注意如下事项:1.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可先用碘伏等为伤口消毒,并用干净的纱布覆盖,避免伤口沾水,以防细菌滋生,引起感染。2.注意饮食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为伤口愈合提供充足原料。3.避免频繁触摸、挤压或撕扯伤口,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如果伤口较深或出现化脓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避免小伤口引发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