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赵 蓓
很多患者装完心脏支架后,感觉胸口不闷了,气也顺了,仿佛重获新生。但需要提醒的是,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药物治疗,尤其是坚持服用两类关键药物,是守护生命健康,确保支架长期畅通的重中之重。

心脏支架就像一座在心脏冠脉血管里搭建的“钢铁桥梁”,可以疏通被斑块严重堵塞的交通要道,恢复心脏血液供应。但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支架是“异物”,身体会对这座“金属桥”产生反应,尤其是血小板很容易聚集在支架上,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形成,可能在瞬间就把支架重新堵死,引发比之前更凶险的急性心梗,危及生命。此外,病根未除,安装支架只处理了最狭窄的“瓶颈路段”,但其他动脉血管仍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个全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因此,术后的药物治疗,目标非常明确:防止支架内长血栓,控制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预防其他血管再出问题。支架手术后,医生会为患者开具核心用药方案,主要包括两类药物。
抗血小板药。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是支架术后最关键的治疗,目标是阻止血小板在支架上形成血栓。患者一般需要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也叫“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对于放置了现代药物支架的患者来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通常需要坚持至少1年,这是支架安全度过内皮愈合危险期的关键阶段,擅自停药极其危险。1年以后,经医生评估缺血和出血风险后,多数患者可停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但阿司匹林仍需终身服用。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石,有助降低胆固醇水平。指南建议,普通患者应将“坏胆固醇”降至1.8毫摩尔/升以下,极高危患者则应降至1.4毫摩尔/升以下。此外,他汀能增加斑块稳定性,使其不易破裂,从源头上预防心梗。
除了坚持服用以上两种药物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4点:
1.切勿自行停药换药,停用抗血小板药犹如拆掉支架的“护甲”,风险极高。
2.关注副作用,如出现异常出血、黑便等,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处理。
3.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4.戒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107号